案 由 關于重視和加強孤獨癥康復教育的提案
第一提案人 孫月枝 提案時間
關于重視和加強孤獨癥康復教育的提案
一、兒童孤獨癥概況
1、孤獨癥(Autism)又稱“自閉癥”,是一種由大腦、神經以及基因的病變引起的廣泛性發育障礙,一般發病于兒童期,其主要癥狀表現為兒童口語發展遲緩或完全缺乏,機械模仿但缺乏與他人開展對話的能力; 興趣狹窄,難于集中注意力,行為模式局限固執刻板重復; 缺少社交或感情交流的興趣等等。
2、2003年全國殘疾人普查情況表明,兒童孤獨癥已占我國精神殘疾的首位。中國目前可能有50萬左右的孤獨癥患者,由于孤獨癥病因至今不明,無藥可醫,只有早期的干預和康復訓練。孤獨癥患者如果得不到及時、有效的訓練,他們在成年以后的生活將無法自理,將成為社會的包袱。
3、如果在兒童期建立適合孤獨癥患者的教育環境,運用恰當而有效的教育方法及時干預,大約35%的兒童會完全融入正常社會,生活自理或自立,其中一部分可能在音樂、美術、數學等領域具有天賦的潛質。25%左右的孩子在家人的照顧下生活可以自理。
二、大連市孤獨癥康復現狀
由于社會對孤獨癥認知程度的限制,至今孤獨癥尚未被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的保障范圍,孩子們受教育權利得不到保障。對孤獨癥進行教育治療的機構少,多為民間機構。大連市中山區第十五幼兒園是我市首家接納孤獨癥兒童的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融合式的教育機構,打開了我市孤獨癥兒童康復訓練的新局面,市內各大媒體都做過相關的報道,但與我國其他一些經濟較發達的省市相比有很大的差距。
1、孤獨癥診斷、訓練干預體系極不完善。目前孤獨癥診斷、教育還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研究和實踐都遠遠滯后;現有的機構辦學經費緊張,訓練設備、場地不足, 針對輕度孤獨癥兒童的中小學個別教育幾乎是空白。
2、孤獨癥患者缺乏社會保障。由于孤獨癥沒有被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的保障范圍,孩子們被幼兒園、學校拒之門外的事經常發生,受教育權利得不到保障。
為此,建議如下:
1、建議將“孤獨癥”作為殘疾類別之一明確列入國家正式有關殘疾人權益保障的法規之中。
2、由政府有關部門出資對現有的、優秀的、較為專業的教育機構進行扶持,保障孤獨癥兒童接受早期干預訓練,共建和諧社會。如對中山區第十五幼兒園進行扶持。中山區第十五幼兒園,從2002年開始接納孤獨癥兒童,并對其實施個別化教育和訓練。2007年被市殘聯認定為“大連市孤獨癥兒童康復訓練中心”,同時被大連市政府殘疾人工作委員會認定為大連市首批殘疾人康復訓練示范機構。由于幼兒園規模小,最大只能容納五十名普通兒童和十二名孤獨癥兒童,致使很多的孤獨癥兒童不能盡早入園接受教育和訓練,而錯過了最佳干預期(2-6歲),因此,幼兒園擴建改造迫在眉睫。
3、兒童公園正在籌建“大連市少年兒童藝術活動中心”,能否在活動中心里建一個康復訓練室,為孤獨癥兒童提供一個免費活動場地。
4、借鑒國外經驗,對孤獨癥實施早期干預、結構化教學、社會技能及職業技能訓練,改善孤獨癥患者參與社會生活的環境和條件。
關于對中山區政協第八屆一次會議第36號提案的答復
孫月枝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重視和加強孤獨癥康復教育》的提案收悉,現答復如下:
您的提案非常好,值得我們借鑒和思考。孤獨癥兒童確實需要社會各界的關心,雖然救助孤獨癥患兒的關鍵在于家長,但社會的進步也為他們提供了更寬容的環境。中山區第十五幼兒園是2002申辦的一所孤獨癥兒童訓練中心,為了進一步擴大訓練場地、提高教學質量,我們于2008年3月投資了75萬元擴充了房屋約
對于您提出其他方面的建議和意見,我們將采納爭取相關部門對此項工作的重視與支持,同時我們會竭盡全力通過各種渠道進行宣傳,爭取全社會的支持和幫助。使我們的“孤獨癥”兒童不再孤獨。對中山區十五園的管理及教育教學工作,我們會不斷改進完善,讓家長放心,讓社會滿意。
感謝您對我區學前教育工作的重視和關心,歡迎您能夠一如既往的關注中山區的學前教育工作,并提出寶貴意見。
大連市中山區教育局
提案號 |
36 |
提案者 |
孫月枝 |
承辦人 |
姓名 |
王世芬 |
電話 |
82318092 |
|||||
案由 |
關于重視和加強孤獨癥康復教育的提案 |
|||||
提案辦理情況: 已經解決或采納 |
||||||
承辦單位征詢意見方式: 面復 |
||||||
提案者對辦理工作的評價: 工作認真 |
||||||
提案者對辦理結果的評價: 滿意 |
||||||
提案者是否要求二次辦理及反饋相關意見: 否 |
||||||
提案者具體意見: |
||||||
非常滿意。 |
||||||
提案者填寫時間: |
||||||
承辦單位意見及跟蹤辦理的落實情況: |
||||||
|
||||||
領導簽字: 尹興宇 |
||||||
簽字時間: |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