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前言由于身心障礙的類別極多,例如智障、聽障、視障、語障、肢體障礙、學障、自閉癥、多重障礙等,且各有不同的障礙狀況與身心特質,讓從事教學的教師、與家長,對這群孩子的潛能了解有限;一般民眾就更感生疏了。筆者多年來接觸國中小及高中階段的特殊學生,以智障、自閉癥兒童、多重障礙或學習障礙兒童居多,也有其它類別的障礙學生。在老師實施一般教學與生活教育指導之時,發現他們雖有身心障礙,卻也顯示有不錯的繪畫創作能力,只要老師有計劃、積極、用心的給予激勵,就能顯現學生多采多姿的創作能力。
基本上,身心障礙者的美勞教學,由于受限于身心障礙,老師在教學時,會把它的功能界定得更多樣,除了配合生活教育的經驗統整,做各科聯絡教學的繪畫藝術創作表現;屬于游戲性教學激發學生的繪畫創作興趣、情緒抒發與休閑興趣的培養;透過各種材料操作體驗,協助障礙者做身體感官功能的教學體驗及創作,如各種感官訓練、手眼協調等;更可透過美勞繪畫教學做為身心障礙者就業的職前訓練,學習各種工作態度與就業技能。因此,我們常見到許多特教班老師對特教班學生的美勞教學下功夫,教出很好的學生作品,也在指導身心障礙者學習美勞教學過程中,持續見到他們的進步成長。
一般人都會認為身心障礙者連書都讀不好,哪會畫畫。其實正好相反,不論繪畫能力表現較好或者停留在涂鴨階段,甚至是認字讀書有困難的孩子,卻經常表現最喜愛繪畫,因為繪畫可以紓解孩子的情緒,表達其內心世界想法,尤其對語言溝通能力有困難的孩子,更可透過肢體語言與繪畫內容,表現其需求、潛藏思想、學習的體驗與結果。因此,我們在欣賞身心障礙者的畫作時,如能多了解他們的障礙特征、生活經驗與困境,以及他們各種能力的優缺點,將更容易欣賞到他們繪畫創作的精神與內涵。
貳、認識障礙兒童的身心發展特征---以智障兒童、自閉癥兒童為例教師或一般民眾在欣賞身心障礙學生美勞作品時,如果能多了解身心障礙學生的障礙狀況與特征,將有助于對學生創作作品的欣賞與了解。以下從一般兒童角度,描述比較身心障礙者的障礙特征,略作陳述說明:
一、個別差異大,內在能力差異也大:身心障礙兒童每個個案間的差異很大,且每個孩子間其內在的能力,也有極大的差異,例如自閉癥兒童的語言表達與溝通能力都不好,但部分孩子的記憶能力、機械能力、數字能力特別強。
二、智力發展遲緩或某項能力特別凸出。對于智力發展遲緩或者智能較低的孩子,有些仍能展現其特殊能力,就如道恩氏癥(俗稱蒙古癥)的孩子,對音樂節奏特別喜愛;部分自閉癥孩子對繪畫有特別的興趣與喜愛,展現繪畫天份(有些高功能的自閉癥孩子智能并未受損,只是人際溝通能力較弱)。
三、動作發展遲緩、身體協調性差:這一類兒童都有運動能力較差的現象,除了發展遲緩、身體協調性差,或者手眼不協調、腳眼不協調、大小肌肉發展慢等現象,極為普遍。這些能力都會影響孩子的繪畫創作,更能從他們的作品表現、操作技巧察覺出來。
四、節奏能力較差:音樂有節奏順序,就如節拍與時間的掌握,部分智障與自閉癥孩子是較差的;繪畫也有節奏,就如畫面的清爽、律動感與條理性,一般而言,身心障礙者的節奏感較差,其繪畫作品的畫面,會顯得較凌亂。
五、記憶力較差或某項記憶力特強:智障兒童的短期記憶力較差,因此常常是學了就忘;自閉癥兒童則是對某些圖像或文字特別敏感記憶力特強。
六、組織能力差:常見到智障學生做事情條理不清,不會整理物品,因此所畫出來的畫面也會呈現雜亂不堪的現象。
七、推理理解能力差:由于能力受限,因此屬于較高層次的推理能力,對智障孩子而言都 會較差。
八、空間概念較差:由于智障學生的空間概念差,因此畫出的作品,缺乏空間的層次感與遠近立體感。尤其能力越低,這方面的能力越差。有部分自閉癥兒童,則有很好的空間能力,會記得各種詳細步驟的空間設施或順序,但也容易形成固執現象。
九、兼有多重障礙:許多智障者由于障礙程度嚴重,會兼有多種的障礙,造成學習的難度增加。
十、社會適應能力較差:隨著障礙程度的輕重不一,障礙嚴重者,其社會適應能力越差,也相對的影響會話能力的表現。
十一、語言表達能力較差:除了中重度智障者語言較差,自閉癥兒童一般語言能力也差,影響其表達溝通的能力。
十二、情緒表達起伏大:尤其自閉癥不善于處理情緒、人際關系,對于自己需求的東西常因表達不清,或者不會表達,造成周遭人員無法理解,形成情緒表達的困擾。
十三、其它相關的能力,都有較一般兒童弱勢一些。
貳、了解智障與自閉癥兒童的行為優缺點大致了解智障兒童與自閉癥兒童的能力特征后,可進一步對他們的行為做更具體的分析了解,可作為對指導與欣賞智障兒童美勞教學,繪畫創作的參考依據。以下分兩個層面作討論。
一、智障與自閉癥兒童行為的優點:
1、表達直接、心直口快、率直單純:智障兒童的表現2、熱情熱心、有禮、笑口常開:智障兒童常有的行為。
3、無心機、不記恨、喜怒形于色:智障與自閉癥兒童常有的行為表現。
4、模仿能力強:部分智障兒童的模仿能很強;自閉癥兒童也有仿說的問題。
5、常以動作表達喜好:自閉癥兒童由于缺乏語言表達能力,常以動作表達其喜好。
6、愛吃、對吃沒節制。他們因為愛吃,但因自我控制力差,較缺乏自制能力,形成吃太多又缺乏運動,容易造成體重過重現象。
7、易滿足。如對物質食品的滿足,因此,食物性的增強物品對智障兒童很管用,因為他們有得吃就易滿足,但也不知節制。
8、喜愛獨自一人:這是自閉癥兒童最常出現的行為狀況,獨自一人,不與人互動。
9、對喜好之物易專注。
10、較能認真的完成單一行為動作。
11、部份觀察能力強:部分自閉癥兒童對某些特別偏好的行為、數字或情景,觀察能力特別好。
二、智障兒童行為的缺點:
1、注意力不集中(易分心)、較無耐心:容易受挫折,挫折容忍力也較低;因缺乏耐心,所以學習不易持久,容易受周遭事物影響而分心。
2、缺乏自我概念:因此常分不清楚自己或他人的東西。自閉癥孩子最缺乏自我概念,不會說「我是誰」。
3、依賴心大:學習較被動這更是多數身心障礙兒童常有的行為。
4、缺乏自信:比較退縮膽小,這是智障孩子與自閉癥兒童常有的行為。
5、過度好動:智障或自閉癥孩子都會有的情形,坐不住,或常有突然的大動作或危險動作出現,干擾他人的行為6、易脾氣爆躁、情緒變化大:造成尖叫、哭鬧等動作表達情緒。尤其缺乏語言表達能力者,容易出現行為需求不被了解,造成脾氣行為變化大的狀況。自閉癥常有的行為。
7、固著性強(僵硬性強):常有反復動作出現的強迫行為如走動、開冰箱、咬手指、衣角等行為出現。有些自閉癥孩子東西存放都有固定位置,某些行為動作都有固定的前后順序,不可大亂,否則會出現情緒性行為。
8、對于復雜的說明不易理解:有些身心障礙的孩子,受限于能力問題,因此對于復雜的講解說明不易理解。
9、溝通能力較弱:語言能力較弱,不善于溝通表達,也缺乏豐富的臉部表情。
10、觀察能力較弱:由于專注力不足,因此對事務的觀察能力較弱,所以智障孩子或自閉癥孩子對周遭是誤會視而不見,敏感性不足,對危險事物沒反應。這對他們繪畫時最常見到的現象是畫人或事物只畫粗略的形體缺乏精細描繪能力。
11、常有無意識的行為動作:例如有些人常會自言自語、作反復無意義的動作,如拍手、尖叫等。
12、會有自傷行為:有些重度或多重障礙的智障者、自閉癥患者,由于成長過程沒有給予好的指導,會出現自傷行為。
這些行為優缺點的表現,在智障者或自閉癥兒童繪畫創作過程,會出逐一顯現,也可由作品內容看出端倪。
參、認識智障與自閉癥兒童的繪畫特征整體言之,智能障礙、自閉癥學生與多重障礙學生的繪畫有如下的特征,欣賞時可作為參考依據:
一、 畫作表現豐富情感:智障兒童或自閉癥的孩子,雖然多數受人心智發展影響,但生活單純,對所感受的事物會以真誠無偽的情感表達于言語、畫作上,因此,他們的繪畫創作常有許多感人的好作品。(如圖一、圖二)圖一 吳俊杰 男 母親與孩子 圖二 劉美君 國二自畫像當母親看到自己的孩子生病 作者屬于活潑可愛個性,雖時,留下疼愛與不舍的眼淚 屬中度障礙,卻能看著自己的,小朋友都感受的到。 照片,畫出活潑可愛的公主畫像。
?。ㄒ缘诙檬澜缧闹侵钦蟽和?(引自臺北縣「愛在畫中」畫展畫展專輯,民73,作品。) 專輯3,民89,p95)二、 繪畫發展過程與一般學生同。智障兒童與自閉癥兒童的發展歷程,雖因障礙之故會比一般兒童發展的更慢,造成許多學習困境,但其發展歷程都無異于一般兒童。其繪畫創作表現與繪畫發展的能力,也大致相同,只是欣賞他們畫作時,需要多一些特殊教育的專業背景,更容易了解其創作的內涵與意義。
三、 畫面空洞缺乏內容:由于多數智障兒童的生活經驗與體驗較少,對人物與事物的描繪能力較差,加上觀察能力較弱,所以所畫、所做的內容以生活周遭的人、事、物為主,且精致性不夠。對于障礙程度較重的孩子,受限于心智能力低,其繪畫能力差,所表現的圖案造形更少,甚至只有線條,無法顯現造型內容。(如圖三馬路上的汽車)圖三 陳志維 中和兒童發展中心 圖四 陳品宏 九歲 永平國小志維是多重極重度的孩子,將馬路上 畫出不同的外層空間人造型,各自獨立的汽車全部簡化成,方形四個輪子概念 動作,看似各不相關的圖案組合排列,畫車子,這顯示小朋友對汽車缺乏詳 經由老師的指導做統整。
細的觀察能力。 (引自臺北縣「愛在畫中」畫展專輯(引自臺北縣「愛在畫中」畫展專輯 民88,p49)民88,p18)四、 內容缺乏關聯性:畫面呈現造型圖案散落各處,難顯現其彼此的關系。表示智障者的生活經驗缺少統整性與關聯性,更是智障者繪畫的特征之一。(如圖四)五、 內容常反復出現:對智障者或自閉癥兒童而言,作品常出現不斷重復的圖形,填滿整個畫面,這種情形正顯現身心障礙者的創作節奏與個性的固執性。(如圖五、圖六)圖五 陳立夫 25歲 自閉癥 圖六 徐婉妤 13歲 光仁中學反復圖案設計,非常用心且專注認真 以小圈圈表現配合鉛筆圖案畫出的創作,成為自己的特色。也顯示 與家人到海邊玩,小圈圈顯示出律動作者某方面的固執性。 美感,從畫作中也顯示其固執性,使用(作者提供) 色彩更有強烈的對比色調。 (引自身心障礙巡回畫展,9,愛在畫中,2006,P41)六、 畫面易雜亂無條理:一大部分的智障學生易畫出細碎臟亂的畫面,畫面顯得雜亂缺乏條理性,只要是她們缺乏組織能力所致。(圖七 )圖七 紀銘山 春暉啟能中心 涂鴉 圖八 陳立夫 25歲 花由于作者能力較弱,僅能顯現 作者系自閉癥,但所畫出的作品用色其隨意、大膽的涂鴉線條及用色。 大膽,主題構圖深具美感與張力。
?。ㄒ耘_北縣「愛在畫中」畫展專輯 (引自臺北縣自閉癥服務協進會,2007民88,p49) 年,界外藝術,P7)七、 線條較隨興草率:身心障礙學生由于專注力無法持久,也較缺乏耐性,因此創作的線條較易顯現隨興、率性、快速、較浮躁的現象,缺乏沉著穩重、細膩度不足的線造型。
八、 用色強烈。有些學生對色彩的抽象概念難以理解,亦即難以了解各種色彩間的關系,造成用色強烈大膽,而且都是運用原色或對比色,這也形成身心障礙者的繪畫特色。(如圖八、圖九)九、 作品表現純真自然、率直大方:身心障礙學生有率真的個性,不計較、不會虛偽裝腔作勢,所畫的作品也就較率真,富張力。當這些這障礙兒童對某些主題或物品特別喜愛時,所畫出來的作品最富情感與生命力。(如圖八)十、 畫作常停留涂鴉期:障礙程度越嚴重的學生,由于能力較低,其展現的繪畫程度也低,因此多數的中重度智障者作品停留在涂鴉階段。但從繪畫作品也可看出每個個案的組織能力,是雜亂或是有條理的。(如圖九、圖十)(圖九 )傅豪 14歲 蜘蛛人大戰壞人 (圖十 )陳雯琳 27歲 崇愛發展中心以涂鴉式的方式表現出來。透過口 坐者喜愛上學,但表現的繪畫程度仍頭詢問了解其創作內容。 停留在涂鴉期的畫圓圈階段。只是(引自身心障礙巡回畫展,9,愛在畫中, 用色及畫面的整齊可了解,作者具有2006,P44) 單純活潑樂觀的心情。
?。ㄒ陨硇恼系K巡回畫展,9,愛在畫中,2006,P111)十一、 較善于模仿創作:許多個性溫和的身心障礙者,善于模仿他人創作,也有很好的作品出現。
十二、 人物、景物描寫粗曠,細膩度不足。多數的智障者與自閉癥患者對于周遭事物的觀察,缺乏細膩性,加上缺乏豐富的生活經驗,因此所畫出的畫作多數是粗曠不夠細膩,需要加以引導。(如圖十一)圖十一 陳思妤 網溪國小 九歲 圖十二 朱立峰 自強國小 繪畫內容條理畫動物園的獅子,突然大吼的樣子 分明精細,表示作者的空間概念非常好,用筆及色調大膽粗曠、強烈對比。 對各種工程汽車與工具與觀察入微。
?。ㄒ陨硇恼系K巡回畫展,9,愛在畫中 (引自身心障礙巡回畫展,9,愛在畫中,2006,2006,P114) P113)十三、 繪畫發展過程與一般學生同。智障兒童與自閉癥兒童的發展歷程,雖因障礙之故會比一般兒童發展的更慢,造成許多學習困境,其實與一般兒童無異。其繪畫創作表現與繪畫發展的能力,也大致相同。
十四、 有些學生描寫能力好:部份自閉癥兒童對于景物或特定對象的主題性描繪特別有興趣,會很仔細的描繪觀察,畫出一般兒童也比不上的精彩畫作內容。例如畫工地的工程設計圖、畫寺廟、幾何圖案、畫海底世界等等作品。(如圖十二)肆、欣賞身心障礙者畫作應有的認知身心障礙者由于障礙的限制,以及發展的遲緩,如動作能力、語言發展能力、溝通能力及其它相關能力的特殊性,致使一般民眾誤以為這些孩子是沒有繪畫創作能力,這是錯誤的觀念。其實他們與一般兒童無異,同樣喜愛涂涂寫寫的繪畫活動,關鍵在老師是否有效的指導其繪畫創作,激發其對繪畫的興趣喜好。同樣地,在欣賞這類兒童的藝術繪畫創作時,也須具備一些美術的專業知能。許多老師在教導這類學生從事美勞與繪畫創作時,會有不知如何教導的困境,尤其中重度的障礙孩子。因此筆者建議對身心障礙兒童繪畫有興趣的老師、家長與人士,可從以下方向著手:
一、 對一般兒童繪畫發展心理歷程作了解:由于一般兒童的繪畫發展歷程,隨著心智的逐漸成熟,有其發展進階模式,當我們了解他的進程時,對欣賞身心障礙者的繪畫創作有極大幫助。如幼兒階段的涂鴉期(約0-3.5歲),以線條、簡單圓形為主,畫的人形就像蝌蚪一般,又稱蝌蚪人。再來是圖示前期(約3.5歲—6歲)從線、圓形漸漸出現簡單幾何造型組合,逐漸了解色彩的運用。圖示期(約6-8歲)則出現幾何圖形如圓、三角形、四方型、線條的人物、圖樣的組合造型,構成各種創作內容,顏色運用也逐漸豐富,發展動作快的孩子,已經出現遠近的繪畫技巧。擬寫時期(約8—11歲左右)孩子有對物體、人的描寫,更積極的發展對物體、環境的觀察描寫,以比較寫實的眼光角度,運用觀察力更多,對物體描繪得更子細,開始強調遠近的關系更明確。寫實期階段(約11歲以上)極重視對物體人物觀察的寫實描述,繪畫技巧也較圓熟。
二、 了解身心障礙學生發展的限制、個性、習慣:上述的繪畫發展歷程,中重度的身心障礙學生大都停留在六歲前后,或者更低的能力,因此繪畫能力也跟著受限制。但是不同障礙與個性的兒童,也會影響其創作的表現,例如腦性麻痹的兒童,因為動作能力受影響,其繪畫創作就會較辛苦。其它如輕度的障礙者,則視其障礙狀況可欣賞其繪畫表現,應可發展至較高的能力。
三、 以鼓勵的心欣賞智障兒童與自閉癥兒童的繪畫創作:不要用特別的眼光看待障礙得者的繪畫創作,雖然它們表現的不一定比一般兒童好,但他們會畫得很好,也會在畫中顯現自己的個性、情緒、涂鴉,只要多給他們機會,給與鼓勵才是重要。
四、 了解每位身心障礙學生都能創作:繪畫是一種人人都會的活動,繪畫更不是一般孩子的專利,尤其身心障礙者,也有很好的創作表現,我們從很多場合看到他們優秀作品。只要老師、父母透過繪畫教學,耐心指導,身心障礙者都可以創作出很棒的繪畫作品。
五、 繪畫是兒童心靈的語言,多去了解他們:尤其身心障礙者有些人具有溝通障礙、或內向不善于表達的問題,繪畫正可以表達其內心的思想世界,以及學習與生活體驗的記憶,因此從畫中經??山庾x他們的想法與問題。
伍、結語總之,身心障礙者的繪畫發展與一般學生相同,只是先后天因素造成的障礙影響其發展,要欣賞他們的畫作,只要了解其身心特質,以接納的眼光了解「天生我才必有用」的道理,給予指導與鼓勵,多提供機會給予創作表現,以克服身心的限制。藝術創作的美感,絕不是以身體的殘缺與障礙去區分,而是以心中的體驗、真誠、美感,透過技巧的展現;繪畫藝術的欣賞,更是主觀的,也是客觀的感受,只要您心中有美,都能發掘我們周遭的每位身心障礙兒童,都是很好的藝術創作家。
參考書目:
臺北縣政府,民88。臺北縣「愛在畫中」畫展專輯,臺北縣政府出版。
臺北縣政府,民89。臺北縣「愛在畫中」畫展專輯3,臺北縣政府出版。)臺北縣政府,2006。九屆愛在畫中---身心障礙巡回畫展。臺北縣政府出版。
臺北縣自閉癥服務協進會,2007。界外藝術。臺北縣自閉癥服務協進會出版。
財團法人雙溪啟智文教基金會,民73。第二屆世界心智障礙兒童畫展專輯。雙溪啟智文教基金會出版。
鄭玉迭老師小檔案臺東師專普師科美勞組畢業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校長專業發展博士學分班結業臺北市立師范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輔導教學碩士畢業現任臺北縣新莊市思賢國小校長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系兼任講師現任財團法人兒童藝術文教基金會董事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