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忙于工作,或對孩子所渴望的親情的忽略,越來越多知識分子家庭的孩子患上了孤獨癥。在廣州醫學院兒童訓練基地的接待統計中,約80%患孤獨癥的孩子父母都是高學歷人士。
訓練基地的負責人李幸民副教授介紹說,孤獨癥的孩子多在3歲以下發病,雖然發病早,但恢復起來卻是個漫長的過程。在這些孩子當中,智力都很正常,有些還非常聰明,但是他們就是不能與周圍的環境融合,而完全生活在自己的天地里。
1歲零9個月的斌斌家里條件很好,媽媽是大學教師,爸爸是位碩士,在省機關工作。平時都是外婆帶,整天都在家呆著樓也不下,爸爸媽媽下班后也各忙各的,很少有時間能陪斌斌玩。斌斌只好對著30多輛玩具汽車,拆了又裝、裝了又拆,到現在斌斌發不出一個完整的單音節,偶爾到游樂場也沒有玩的興趣,還盡力疏遠別的小朋友,這時父母才著急起來。訓練基地的輔導老師給斌斌父母提建議,希望他們抽點時間多跟孩子玩,擁抱、撫摸、親吻孩子對孩子健康的心理發育非常重要。還有的父母因為自己學歷高,不屑于跟孩子作交流。一些家長說,這么點大的孩子懂什么,等他上學了,我天天給他補課,保證也能考上大學。因此,平時只是注意給孩子吃飽、穿好,而沒有滿足孩子渴望的精神需求。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