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自閉癥學生的社交技巧訓練
訓練目標
6.1 自閉癥學生不擅于透過日常社交活動,學習一般的社交行為模式,更不理解別人的表情和舉動。故此,教師必須有系統地訓練學生的社交技巧,及早幫助他們認識和遵守社交常規,讓他們學會社會普遍接受的行為,使能更易為人接納,發展恰當的人際關系,融入社群,以便長大后能獨立生活。
6.2 此外,教師亦應協助他們改善不恰當的社交、情緒和行為問題。至于如何處理學生的行為問題,將在下一章詳加介紹。
訓練內容
6.3 社交群處技能訓練的內容可包括:
(a) 與他人接觸和建立關系
. 提高學生對人存在的意識。例如:在學生面前活動來吸引他們注意,或按學生的喜好進行游戲,以引發他們的興趣和反應;
. 引導學生與別人目光接觸,教師可主動遷就他們的視線水平,或觸碰他們的身體,令他們與人有目光接觸。一旦接觸他們的目光,便立即跟他們說話或做表情、動作來逗引響應;
. 制造機會令學生需要他人協助。如將他喜歡的玩具放在他們拿不到的地方,或突然中止他們感興趣的活動,誘發他們向教師示意要取玩具或繼續進行活動,從而掌握向人求助的技巧。
(b) 訓練游戲技巧,提高基礎學習能力
. 提供多類玩具,示范玩玩具的方法,如推車、疊積木等,避免學生只肯用某種方式玩同一樣玩具或對象;
. 訓練專注力,如觀察他人如何活動或玩玩具等;
. 訓練模仿力,如模仿別人的說話或舉動;
. 帶引學生參與集體游戲,使能學會遵從簡單的游戲規則,如輪候、合作等;
. 增強假想能力,如扮教師、醫生等;
. 建立賞罰制度,幫助學生明白輸贏的規則,學習面對勝負。
(c) 學習一般的社交常規
. 學習社交禮儀及語言的運用,如說「早晨」、「再見」、「對不起」、「多謝」等,特別強調說話或示意時,要與人保持目光接觸;
. 遵守簡單規則,如聆聽、安坐、等候、守秩序、當別人交談時不插嘴等;
. 學習與人分享,合作完成活動,如分享食物、玩集體游戲等;
. 學會恰當的社交響應,如響應別人的要求;
. 學習主動與人交往,如主動與人打招呼;
. 擴闊生活圈子,安排機會讓學生與不同的人接觸,增強和訓練他們的社交能力,以適應不同的社交場合。
(d) 認識和控制自己的情緒
. 認識和表達不同的情緒,如喜、怒、哀、樂等;
. 學習如何適當地向別人表達自己的情緒,如快樂、恐懼、憤怒等;
. 學會及早向人求助和自我放松的方法,以舒緩不安的情緒。
(e) 發展恰當的人際關系
. 學會愛護、幫助、關心和尊重別人;
. 明白應與不同關系的人,保持適當的社交距離。教師應向學生解釋親密行為和社交禮儀的分別,例如擁抱、親吻、招手、握手等。
(f) 理解他人的表情及舉動,明白別人的想法和感受
. 透過游戲、觀看錄像帶等,引導學生討論,幫助他們明白別人的想法和感受,培養同情心;
. 協助學生了解別人的舉動和表情背后的意圖,教導他們作出適當的社交響應,例如微笑打招呼、揮手說再見等。
(g) 培養善用余暇的習慣
. 學習使用社區的公共設施,如公園、圖書館、青少年中心等;
. 安排參與康樂及消閑活動;
. 培養良好興趣和嗜好。
訓練原則和方法
6.4 進行社交群處技能訓練時,要循序漸進,宜先吸引學生注意別人,讓他們知道別人存在,然后制造機會,鼓勵學生與人接觸,進而協助他們掌握與人交往的技巧。訓練方法可由初期需要大量提示的被動模式,逐漸過渡至不需提示的主動模式。為個別學生擬訂訓練目標時,教師須按他的能力和需要決定訓練的起步點。
6.5 社交技能訓練不應局限在某一課節或場地內進行,而應滲透學生活動日程的每一環節。教師可透過個別或二人小組密集訓練,并在現實情境中安排社交活動,如集體游戲,茶會等,幫助他們學習和應用社交技巧。訓練的內容除照顧學生尚未發展的社交技能外,也應反復操練新學會的社交技巧,以鞏固所學。
6.6 因應自閉癥學生的固執特性,教師應自小教導學生適當的社交技巧,發展恰當的人際關系。否則,習慣形成后,便難以改正。
6.7 運用視覺提示,如圖像和文字協助學生環繞特定主題與人進行持續的社交活動,加強學生與人交往的技巧。例如:
(a) 社交故事;
(b) 漫畫式對談— 藉著簡單的人物圖形、符號、文字和顏色,學生與他人進行互動的紙上交談,以表達意見和感想。
6.8 教師可拍攝學生的行為片段,讓他們觀察自己的行為,并與他們一起進行社交行為評估。這樣可使學生明白什么是適當或不適當的社交行為,從而作出糾正。
6.9 教師可教導學生觀察和跟隨同學進行社交活動,或安排朋輩作指引和示范,讓他們模仿及掌握適當的社交技巧。
融入社群的安排
6.10 要協助自閉癥學生融入社群,學校和家長須主動為他們制造接觸社會的機會。例如:
(a) 安排實地體驗的學習活動,幫助學生認識學校和家居附近的社區環境,使他們較易適應社區生活;
(b) 與連系學?;騾^內學校合作,組織跨?;顒?,讓學生擴闊生活圈子,體驗群體生活;
(c) 為學生安排服務社群的活動,如探訪老人、清潔社區等,培養他們樂于服務社會的態度,以及促進社區人士對自閉癥學生的認識和接納,使他們能夠融入社群;
(d) 建議家長與親友或鄰居建立社交網絡,增加學生與人接觸的機會,有需要時亦可獲得別人協助。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