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應周圍人物的能力(應物能、應人能)人不能脫離周圍人物而生存,因此從小必須發展對其周圍人物反應和交往的能力,也就是從一個生物的人逐漸發育成為一個社會的人。不僅會感知和觀察外界環境,對其進行綜合分析并作出相應的調節和反應,應用已發育的動作操作和語言思維等能力解決問題。 對周圍物品的反應能力(應物能),如玩具,在新生兒時時不易引起注意;2個月時在眼 前能抓到,放入手中能握持;4個月時能伸手抓??;6個月時立即注意,抓住后喜送入口中,8個月時會兩手傳遞和尋找失落的玩具;10個月時注意周圍細小物品如小丸,試用拇、食指摘??;1歲時能找到藏起來的玩具;2歲時能把方木排成長列,當火車玩,已能認識物品的簡單形狀、大小,以后對物體的觀察能力越來越熟,并逐漸了解其相互關系,不僅認識物品的外部狀態,并深入了解其內在性能,如硬軟、輕重、質量等。 對周圍人與社會環境的反應能力(應人能),受外界環境的影響,也與家庭、學校、社會對小兒的教育有密切關系。但其發展規律和限度仍受神經系統發育程度的制約,如各種生活習慣(飲食、睡眠、大小便習慣等)的形成固然受教養的影響,但也脫離不了小兒神經發育規律。新生兒時期醒覺時間短,對周圍環境反應少,但不舒服時會哭叫,抱起來即安靜;2個月注視母親臉,逗引會微笑;4個月認出母親與熟悉的東西,開始與別人玩,高興時笑出產;6個月能辨出陌生人,開始怕羞,玩具被拿走時會表示反對;8個月時注意周圍的行動表情,對熟悉和不熟悉的人和物有喜或憎的表現,會玩躲貓游戲;10個月時對與人交往感興趣,會摹仿別人動作,呼其全名會轉頭;1歲時獨立性增強,能較正確地表示喜怒、愛憎、害怕、同情、妒忌等感情;2歲左右能叫大小便,愛表現自己,吸引別人注意,喜聽故事、看畫片,能執行簡單命令;3歲時人際交往更熟練,與人同玩游戲,肯把玩具分給別的孩子,隨著接觸面的不斷擴大,應人能力更趨完善。 |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