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一個中午,我們學校來了一個5歲多的孤獨癥男孩,叫小夏,他長得五官端正,只是右邊的眉毛上有一顆大大的胎記。
第一節單訓課,我等了很久也不見小夏來上課,只好到處去找他,最后在家長宿舍里看到正摟著媽媽睡覺,媽媽說他賴在床上又哭又叫,哪里也不愿去,自己一點法子也沒有。
開始上課了,無論我怎樣發指令,小夏連瞄都不瞄一眼,總扭頭看看媽媽.突然又伸出雙手摟著媽媽的脖子,不停地親吻.媽媽只好避開了,他“敖敖”大叫,一節課就在他的哭鬧中度過了。
下課了,我和他在走廊上走著,他看到媽媽又哭了起來,象受了強烈的刺激一樣,他雙漆跪著,拼命撞擊堅硬的地板,身體劇烈地起伏.一旁的家長和老師都感到毛骨悚然,大家都擔心他這樣不停地敲會把腿敲瘸,會把骨頭敲碎,我強制的把他抱了了幾次都被他拼命的掙開了.最后,我們只好把他摁倒在地上,壓住手腳,盡量不讓他自傷,他是我們這里辦學以來自傷最嚴重的患者.
晚上,在宿舍里,和他媽媽聊了起來,媽媽說他兩歲多開始自殘.以后越來越嚴重,每次發作,只好用背帶把腳繞了一圈一圈,用松緊帶把手綁緊,有一次沒綁緊,他把腳背的皮搓磨破了一大塊,發炎了一個月才治好,媽媽氣極了,就不停地打他,有次把他的腿打瘸了,也不管用。
第二天,我上他的單訓課,因為有了上次的教訓,我請了一位身強力壯的男老師來輔助。我發指令讓他坐好,男老師強行執行,他的屁股才碰到椅子,馬上發出尖叫聲,然后像坐在彈簧床一樣,高頻率地彈落,整個身子與椅子碰撞發出"嘭嘭"的響聲,男老師使勁地壓住他的雙肩也無濟于事。
我們立刻把他拖到感統室,按在厚厚的海綿墊上,他仍像上次一樣拼命地撞擊海綿墊,發出"咚咚"的響聲……我想一定要改變策略了。
于是我請來兩位老師,分別抓住了他的手臂和腿腳,硬是把他按在大籠球上,接著是豎統,轉了一圈又一圈,最后是滑板,滑了一次又一次,剛開始他不斷地哭鬧、抗拒,漸漸地,在我們老師的合作下,小夏終于“屈服”了,哭聲停止了,臉上終于露出了短暫的笑容。也許他已經感覺到感統訓練的快樂。這時候,老師們雖然累得氣喘吁吁的,但仍感到很欣慰。第三天,讓我們感到驚訝的是,小夏竟能自覺地走進感統室進行感統訓練了,我們看到他在蹦床上,他蹦得很高、很開心……
從那以后,很少見到他自殘和攻擊別人了,他的情緒很穩定,他媽媽終于露出了愉快的笑容。說起來神奇而不可思議,才三天小夏就變了,因為經濟困難,小夏只訓了一個月就回家了,其媽媽來電說,家鄉的人見了他,都說他進步很大,象換了個人似的.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
家長一點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