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臺梭利的學前教育課程思想蒙臺梭利是意大利著名的教育家,也是世界上第一位杰出的女性學前教育家。她先是研究智能缺陷兒童的診治,后轉而研究正常兒童的教育。她堅信,心理缺陷和精神病兒童,通過運動和感覺訓練活動,可以使身體協調,智力也能得到發展。
她認為,兒童心理缺陷和精神病患的主要問題是教育問題,而不是醫學問題,教育訓練比醫療更為有效。缺陷兒童教育的成功給了她新的啟示:既然缺陷兒童通過教育能夠達到正常水平,那么正常兒童通過訓練和教育,不是可以達到更高水平嗎。于是,她開辦“兒童之家”,轉而從事正常兒童的教育工作。這是她教育生涯中的一個重大轉折。她以一個社會和教育改革者的面貌出現在兒童之家,盡最大努力打破傳統的學校的教育方法,不帶任何先入之見,一切從觀察研究兒童及其家庭環境入手;并以兒童和家長的朋友的身份出現,熱愛關心兒童,為兒童設計各種教育方案。經過不斷探索和總結,她建立了自己獨特的幼兒教育理論和方法,引起了社會的廣泛而強烈的反響,促進了現代幼兒教育的發展。她對世界學前教育的巨大貢獻不僅在于創立了蒙臺梭利教育法,而且在于她以長期的宣傳和實踐推動了世界學前教育的發展。她的學前教育課程被后人稱為蒙臺梭利方案。

蒙臺梭利為我們留下了豐富的教育著作,從內容上看,大致分為四類:(1)關于出生到3歲前兒童的教育,代表作有《童年的秘密》、《兒童的發現》和《有吸收力的心理》;(2)關于3歲到7歲兒童的教育,代表作有《夢臺所利方法》、《蒙臺梭利手冊》和《家庭中的兒童》;(3)關于7歲到13歲兒童的教育,代表作有《高級蒙臺梭利方法》兩卷,包括《教育中的自發活動》、《蒙臺梭利初等教育》和《青春期及其以后的教育》;她的學前教育課程思想主要在(1)(2)兩類著作中。
1、蒙臺梭利認為,兒童存在著與生俱來的“內在生命力”或“內在潛能”,這種生命力是積極的、活動的、發展著的存在,具有無窮無盡的力量,它按照遺傳確定的生物學規律發展。教育的任務是激發和促進兒童的“內在潛能”的發現,并使之循著自己的規律獲得自然的和自由的發展。兒童是有自己的興趣和需要,能動地積極地同外界環境相互作用,從而不斷發展著的活生生的人。教育者不應把他們看作可以任意填充的容器,而應熱愛兒童,積極觀察和研究兒童,發現兒童的內心的秘密,尊重兒童的個性,在兒童自由和自發的活動中,幫助兒童的智力、身體、個性的自然發展。兒童的發展是一個連續不斷的過程,教育者應創設條件,保證和促進兒童發展。
2、課程內容根據自己的教育理論和教育實踐,蒙臺梭利主要為兒童確立了下列教育內容。
(1)感覺教育——包括觸覺、視覺、聽覺、嗅覺、味覺、立體感覺等感官的訓練。不同發感覺訓練采用了不同的方法和材料。例如,觸摸覺的訓練采用限制戴指套的練習和閉目練習等,使用的材料有不同形狀和光滑程度的木板,盛在不同形狀的容器中的溫度同的水等;立體感覺的訓練是一種統覺訓練,讓兒童睜著眼睛和閉上眼睛來觸摸物體;通過讓兒童嗅新鮮的紫羅蘭和茉莉花等花的氣味訓練味覺;通過讓兒童用舌頭接觸苦的、甜的、酸的等各種溶液的味道訓練味覺;通過鑲塊,大小、形狀、長度和厚度不同的物體訓練視覺;通過瞎子游戲訓練兒童的重量、大小和形狀感覺;通過圖案和繪畫讓兒童進行顏色感覺練習;等等。通過這些訓練,可使兒童識別物體的光滑與粗糙、冷與熱、大與小、厚與薄、長與短,以及顏色、味道、聲音等,增長基本的物理經驗,發展基本的感覺。蒙臺梭利的感覺教育遵循著一定的原則:一是循序漸進原則。
(2)語言教育蒙臺梭利把語言機制看作高級心理活動必需的先決條件,認為語言能促進智力的發展,因此她也重視對兒童進行語言教育。她的語言教育包括口頭語言訓練和簡單的書寫活動。她認為,書寫應先于口語訓練。為了書寫,兒童要先通過圖畫做寫前準備:第一階段是掌握和運用書寫工具的肌肉運動機制;第二階段則是建立字母符號的視覺--肌肉感覺印象和建立書寫的肌肉運動記憶的練習??陬^語言訓練通過為兒童提供閱讀教材和交談兩種形式進行。閱讀材料由清晰的書寫好的單詞和短語紙片與卡片組成,還有大量的玩具。例如,在百張卡片上面寫好兒童的名字、城市和物品的名稱,或是兒童從感覺訓練中已經熟知的顏色名稱,然后把它們放到一些箱子里,放在兒童可以自由使用的地方。兒童讀完一箱后又去讀另一箱,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她認為,通過訓練,“幾乎所有正常孩子都是在4歲開始書寫,在5歲就知道怎樣閱讀和書寫,并至少達到小學一年級結束時的水平?!?/P>
(3)紀律教育任何社會群體都存在紀律,兒童社會群體也是如此。紀律教育是蒙臺梭利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她為學前兒童設計的重要課程內容。她認為,兒童紀律在本質上是積極的、活動的、主動的、內在的和持久的,而不是消極的、被動的、外在的和暫時的。紀律就意味著自由。但是,蒙臺梭利教育體系中的紀律概念,并不是放任自流,或讓兒童任意妄為,而是有范圍和限度的?!昂⒆拥淖杂?,就其限度而言,應在集體利益范圍之內;就其行為方式而言,應具有我們一般所認為的良好教養。因此,只要孩子冒犯或干擾他人,有不禮貌行為或粗野行為,就應加以制止。至于其余的一切---即有益于兒童身心的各種表現——不管是什么行為,以什么形式表現出來,教師不僅允許,而且必須進行觀察。這是關鍵所在?!?/P>
(4)計數教學——算術入門蒙臺梭利認為,3歲的兒童在進入她的學校是已經懂得數數,能數到2或3,所以很容易學習數數。她為兒童設計了計算方面的內容,這包括:數數,數字練習,用書寫符號表示數,數的記憶練習,從1到20的加減乘除法,10以上的算術運算等。正針對不同的內容,蒙臺梭利采取了相應的教法。比如讓兒童數錢、換錢、排列長短不同的木棍等方法把計算練習與感知訓練合并起來;讓兒童進行數字練習,把書寫符號和數量關系聯系起來。
除了上述內容以外,蒙臺梭利還重視對兒童進行責任感和義務感方面的教育。
蒙臺梭利主張3~7歲兒童的教育不是以填鴨式的灌輸知識為主,而是以活動為主,兒童在教師指導、關心、鼓勵、啟發誘導和幫助下,從活動中獲得知識和經驗,促進身心和諧發展。與傳統的幼兒教育相比,蒙臺梭利幼兒教育中的教師的地位和作用不是降低了,而是加強了。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