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促進語言溝通和表達的學習
溝通表達的訓練無法脫離人際關系的脈絡而單獨進行,因為語言的訓練不只是發音練習,而且要正確地表達意思讓對方了解,所以一定要把握生活化的原則實地進行,才能學到溝通的功能性。
自閉癥兒童的語言表征,可粗略地歸為二大類:第一類是缺乏語音,但是會運用一些簡單的動作或圖片來表達需要;第二類是自言自語,雖然沒有發音上的困難,可是其語言多半是一些無意義的復誦,而不具人際溝通的內涵??梢娫诔醪诫A段自閉癥兒童的語言訓練,并不在于他是否能立刻發出語音,而在于溝通意圖的培養。唯有不脫離社會人際意涵的語言訓練方式,方能確認其是真地學習到語言的溝通表達層面,而不只是聲音的復制。
在「模仿動作」的訓練階段,欲達成之目標包括:
(1)培養相互的注意力即一面看、一面跟著模仿做的同步能力。
(2)激發模仿的動機。
(3)從模仿肢體動作,漸次引導其注意力轉向對口形等細微動作的模仿。
同時經由條件交換的方式,協助其理解以動作溝通--「和我做一樣的」--的意義后,動作的視覺提示漸次褪之,改以聽覺提示取代,訓練其聽指示做動作或拿取物品的能力,進而能夠再經由條件交換的過程,建立模仿說--「和我說一樣的」--的新行為,直至完全理解以聲音溝通的意義。
重要的是語言是我們用以表達需要、情感、與別人交流的媒介,語言訓練本身即是生活,并不一定要具備嚴格界定的上課形式才叫訓練,即使是透過交換條件的方式刺激其表達需求,也要盡量保持生活化、愉快的氣氛,切忌將善意的溝通演成親子關系對峙的緊張場面,結果造成孩子在情緒上抗拒說話。
五、加強生活自理獨立的能力
生活自理的范圍包括:食、衣、住、行及休閑等層面。食的方面:鼓勵孩子嘗試不同的食物,建立良好的用餐習慣,若有過度偏食的情形,要找出偏食的原因,是因為情緒問題,或是對于食物的觸感、顏色或味道等敏感,還是未建立適當的用餐常規。衣的方面:練習自己穿及脫不同樣式的衣服,例如:套頭衫、夾克、襯衫、長褲、短褲、....等,認識衣服的正反面,以及看天氣配合適當的穿著等。住的方面:家居房間的安排是否依照生活用途的原則規畫、收拾自己的玩具及協助物品歸位、認識住家附近的社區場所與常去的地點、出外旅行能否適應在旅館或別人家里過夜、....等。行的方面:知道家中的地址或電話號碼、熟悉不同形式的交通工具、過馬路會辨識號志燈、記得常去的地方的公車路線....等。休閑方面:鼓勵孩子接觸各種活動,配合他的興趣,培養運動、音樂、繪畫....方面的專長,協助其做計畫并獨立執行生活作息....等。
問題討論:
問題一:
小孩子喜歡開水籠頭看水流動的樣子,剛開始是禁止他去開水籠頭,造成他開水籠頭時看到大人來就跑,大家情緒也不好,后來跟他進行條件交換,如洗澡時才可以玩水或練習某一事物幾次就可以玩多久的水,可是小孩子不加理會,怎么辦?
大部份的自閉癥兒童都有特殊的知覺刺激偏好,在聽覺(如喜歡聽馬桶沖水的聲音)、視覺(如喜歡看線條)、味覺(如偏好刺激性口味重的食物)或觸覺(如不喜歡他人觸摸或喜歡摸絲襪等)方面。面對這種情形有兩個處理的方向:平常即要豐富生活中的刺激建立各層面的行為和建立小孩子接受約束的能力。
這個小孩子可能偏好視覺刺激,喜歡看亮亮的水花、水流流動的樣子??赡芤环矫媸切『⒆佑凶非笠曈X刺激滿足的需求(自我刺激行為不易用消除方式減少或消除),另一方面可能是日常生活上吸引小孩子的其它事物太少,他會的玩法及興趣太少了,所以小孩子不斷重復這種玩法,因此針對該知覺需求的滿足我們應該要提供小孩子多種選擇的管道,使小孩子的興趣層面增廣,而不是沉迷在固定的刺激,好行為多了,固定玩法自然減少。
另一方面要教導小孩子學習接受約束的能力,和他說條件交換時,小孩不理會的原因可能是等待的時間過久,他無法把玩水和完成指定的要求形成增強的連接,所以不妨降低作業的標準,縮短等待的時間,俟增強連接行程后,在漸以增加條件交換項目的難度和時間。
問題二:
我們期望小孩子學習生活自理能力,但小孩子學會后就要求自己來,別人做或幫忙會生氣,是否會形成偏執行為?要如何處理?
小孩子有主見是否會形成偏執行為,要看小孩子的理解層次。生活自理獨立能力獲得后,要提高層次,增加認知的彈性,有時候可以自己做,有時候也可以接受別人服務,不必凡事都要自己來,且當不如自己的預期時,要能接受挫折。這會影響小孩子以后進入團體時能否遵守規則、合群,所以父母的訓練方式應該要盡量活潑富變化。
問題三:
小孩子其它方面都表現很好,惟獨要教他語言時,他會有強烈反抗學習,但他有語言能力,只是不喜歡說話(高興時會說幾句話),要如何增加他說話的機會和使用的字匯?
語言的功能是要用來和別人溝通的,父母要創造一個適合學習的有利環境,氣氛愉快活潑,讓學語言、說話和愉快的經驗連結,增加他說話的動機,學習自然生活化互動的語言,這樣才不會失之生硬,懂得在適當的情境使用。如果父母用像上課的方式,我說一句,你跟著說一句,不僅小孩子缺乏學習的興趣,且沒有學習到語言的功能性,學習的效果會減低。語言既是學以增進人際關系的,父母和孩子的親子關系一定要先建立起來,才能確認孩子真地掌握到語言的人際內涵。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