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要怎么樣觀察幼小的孩子能力發展的夠不夠呢?我們可以從三方面來看,一是從他活動的方式來年,二是從他說話或聆聽的能力來看,三是從他手眼協調的能力來看。教育家皮亞杰說過:“智慧發展的第一期是感覺動作期?!彼臍q以前小朋友的發展有快有慢,如果沒有太大差距其實并無所謂??墒侨绻撤N能力特別強,某種能力落后很多,那就要特別注意了,以后落后的可能會愈來愈多。能力當中以運動能力最重要。當一個孩子運動量非常大,真的靜不下來時,家長要注意一下,是不是食物的原因,比方喝了可樂等甜食過敏,因為食物會有刺激孩子的成分,造成孩子過動的現象。如果不是食物造成的,多半是因為現在的孩子很光在戶外活動,由于動得不夠,因此活動的能力就不會提升。運動能力包括速度、韻律、平衡、協調、方向等,都是兩歲不如三歲,三歲不如五歲,當運動技巧愈來愈提升的時候,運動功能提升了,運動的方式就不會像很小的孩子,活動量不會那么大,就不會變成過動的現象。所以當父母覺得孩子活動量好像太大了,就要檢查一下孩子是不是能單腳站立,再換另一只腳站,如果都能超過10秒,身體沒有扭來扭去,能力就夠了。如果3歲的孩子他能接住球,或踢球踢的很遠,或拍球、翻筋斗、吊單杠、爬網,能有一些技巧而不是亂玩,這樣的話運動能力就夠了。很多孩子,四五歲了還在那邊亂玩,在地上亂滾,這就像三歲的表現,運動能力明顯落后,應該要趕快做補救。
聽語能力如何判斷呢?我們可以叫孩子跟著念367,他如果能聽一遍就跟著你念367,這樣差不多有兩歲半到三歲的能力。我們再說5268,如果他念5286,表示他把聽進去的東西順序處理錯了,這個能力就要自運動重新訓練,如果念對了,表示這個孩子的聽覺記憶力就夠三歲了。如果再增加到五個字的時候,比如736189,孩子也能念出來,就表示他是有四足歲的能力了,。七歲的孩子應記住八個數字,如果能記住了,他的聽覺記憶廣度就夠,那這孩子語言發展,句子的長度就夠了。
至于視覺方面如何判斷呢?四歲以前的孩子可以堆四五塊積木,或者可以做一些簡單的拼圖,如果某個同年齡的孩子比他多做一兩塊,那是無所謂的,但如果人家長能拼圖拼得很好,而他怎么弄都弄不好,最后不耐煩把拼圖推散了,不玩了,這樣的差距是很大的。在手眼協調方面,眼睛部分的訓練,要多看看形狀,不同的形狀,不同的顏色,或者拿粗的筆在紙上涂畫。有些家長以為小孩子入學之前不要學寫字,所以孩子從來沒握過筆,事實上這是矯枉過正。主張入小學前不要學寫字的理由是,孩子的骨骼還沒有發育好,但是請問,為什么小孩在兩三歲時,我們就讓他握兩根筷子呢?用筷子那么復雜的動作,要把東西挾進嘴巴里,不是比握筆更困難嗎?事實上只要孩子的運動能力夠,手的操作愈來愈多時,萬一不行就不要勉強,能,就要多給他一些指導,關鍵在握筆、拿筷子有些技巧上的問題,握筆應該有斜角,通常以平面垂直為根據,然后筆才斜斜的寫下去。孩子因為在小空間里手指頭該往哪個方向,怎么用力沒有經驗,所以往往握不好,我們卻歸咎骨骼發育有問題,事實上是他的大肌肉沒有做好,四肢的運動,大的活動沒有做好,因此我們對于四歲以前的孩子能力的檢查,我想從動作、聽語能力、手眼協調這三大方面來看是最重要的。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