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背景
我國自1982年起開始對自閉癥加以研究并作出過一系列病例報道。從有關統計資料得知:如果根據自閉癥的患病率大約為萬分之五,自閉系列癥的患病率大約為萬分之十的較為保守的標準,那末就中國現有的總人口數量來估計,中國目前可能有五十萬左右的自閉癥患者,有一百萬左右的自閉系列癥患者(包括典型意義和非典型意義上的自閉癥患者),實際的患病率可能會更高些。有專家曾估計在2000年時全國大約有一千二百萬弱智患者。由于自閉癥與弱智有著密切的聯系,根據統計,在所有自閉癥患者中大約有百分之七十左右的人有程度不同的弱智問題,因此許多國家都一度將自閉癥當作弱智診斷。2004年9月,我校注冊學生100人分別安置在十個教學班,其中七個班級中共有11人,具有典型的自閉癥或輕度、邊緣性的自閉癥。這些學生顯示出一種極端的自我封閉的行為,奇特的刻板、固執傾向;認知、交往、語言發展均有嚴重障礙,活動千篇一律,缺乏社會興趣,對熟悉與不熟悉的人不加區別地表現出冷漠。自我傷害行為也時有發生。這些學生雖然只占全校學生的11%,但在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中矛盾問題甚為突出。
自閉癥是對兒童成長有嚴重影響的發展性障礙,在幾乎所有的健康性專業中,都有專業人員投身于自閉癥領域,為自閉癥患者服務。目前國內外學者都比較重視對自閉癥兒童早期發展、早期檢測和早期干預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對于已經達到進入小學年齡的自閉癥學生,該如何安置教育訓練,目前國內在醫學界尤其是教育界還沒有見到系統的研究成果報告。另外由于中國社會較長歷史階段來對精神障礙患者歧視的影響,一些家長對家中有了個自閉癥孩子便會感到難以啟齒,精神壓力重重。另有些家長由于對兒童自閉癥缺乏正確的認識,認為這些孩子現在不懂,在以后的發展中會趕上正常孩子,因此持等待的態度。有的家長迫切希望改變孩子的現狀,但不知所措。由此幫助這些自閉癥學生獲得最大程度的康復成為學校面臨的刻不容緩的問題。開展對自閉癥兒童的教育教學研究,是家長對學校的希望要求,更是今天特殊教育事業生存發展的需要。
當我們又一次接觸到蒙特梭利教育基本理論,不由得鼓起了我們對自閉癥患者兒童教育實踐研究的信心和勇氣。蒙特梭利這一位意大利的女醫學博士、杰出的早期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1898年提出“兒童心理缺陷和精神病患者,主要是教育問題而不是醫學問題,教育訓練比醫療更重要?!辈⑷硇牡貜氖铝税雮€世紀的教育實踐研究。在實踐中總結完善了自己的教育理論,在實踐中創建了一套兒童樂于接受的有效方法和教具。為此我校擬以蒙特梭利教育基本理論為指導,運用蒙特梭利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蒙特梭利教具,有計劃地開展對自閉癥患者兒童的研究和科學教育訓練實踐,引導自閉癥患者兒童重走出自我封閉的小天地。
我校將以“蒙特梭利教具與自閉癥患者兒童”為研究課題,從2004年至2009年作為第一期研究。
二、課題的概念界定
1.自閉癥是一種以社會交往、言語及行為(儀式性或強迫性的刻板活動)缺陷為主要特征的神經發育障礙。目前流行的看法是:自閉癥的病因主要是腦生物學上的因素導致認知和情感上的障礙。
2.自閉癥的診斷標準:
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小兒期自閉癥診斷標準(1987)是:(1)三歲以前發癥或出現發展障礙;(2)發病率的男女比例是3:1或4:1;(3)社會的行為、情緒,與他人接觸關系等存在質的障礙;(4)思想交流、語言發展、模仿游戲等存在障礙,思考過程的彈性、創造性和想象性有欠缺;(5)反復出現固執、刻板的行為,興趣和活動呈現僵硬化的特征;(6)有情緒上的恐懼,睡眠障礙或攝食障礙,暴躁,發脾氣,攻擊性,有自傷行為;(7)智商水平:約3/4的自閉癥兒童有弱智傾向。
目前國際上一般以美國的《精神疾患的分類與診斷DSM第四版》(1994)中自閉癥的診斷標準來診斷。其診斷標準主要有4條:(1)癥狀在3歲以前出現。(2)有語言障礙。(3)有社會人際交流障礙。(4)行為刻板、反復、機械,帶有強迫性,有時有固定儀式。以上四點都有,可以定為典型的自閉癥,如果只具備一部分,可能是輕度的、邊緣性的自閉癥。
3.蒙特梭利是意大利著名教育家。她提倡讓兒童反復操作教具,每種教具只需要一份。夢特梭利尊重兒童、注重個體差異、因人施教,創設有準備的環境等教育精神與特殊教育理念極為吻合。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