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協助班級活動分組
自閉癥學生因專注力不足及理解能力差,在分組活動時,常被拒絕,教師
可采取下列彈性措施:
(一) 提供特別的條件,避免全組因這位學生的不良表現而扣分,但協
助自閉癥學生達成好表現則全組加分。
(二) 技巧性的安排班上小志工與該生同組,在分組前可以先找出小志
工與自閉癥學生的相似或相同點,作為分組的依據,抽簽分組
時,技巧性的將自閉癥學生和小志工分在同一組。如:利用姓名
筆劃、座號的倍數或尾數等。
(三) 若任課教師認為有必要安排自閉癥學生與教師同組,則可征求其
他幾位同儕一起加入,趁機增進該生與同儕的互動。
[
小松是個認知能力不錯的孩子,但是對很多事都
是一知半解,你我他也很難學會運用。林老師想要喝
水,便問小松:「老師口渴了,你可以幫老師做什么
事?」小松回答:「你可以幫老師倒水」。小松便拿
起桌上的杯子將余水倒至洗手槽里,然后開水龍頭將
杯子盛滿拿給老師,老師:「@#$%…..」。]
九、提供結構化的教學
教材難度以適合學生的能力為宜,避免因無法執行課業而衍生其它問題行
為,建議提供結構化的教材教法提升學生學習效果,如:
(一)教材呈現應高度結構化
每次教學均需依照它的目標,將教材略分解成簡單明了的步驟,循
序漸進,有助于自閉癥學生的學習,如:教社會技巧「借東西」(如下
例),或其它科目的結構化設計《附錄六:課程結構化舉例,
P.169》。
技巧:借東西
步驟提示
1. 要借什么
2. 可以向誰借
3. 提出需求
4. 等待對方答復
5. 回應
借或是給
同學、朋友、師長或其它
展開談話的技巧
等別人說「好」或「可以」
說「謝謝」
(二)流程的結構
每一節課盡可能有固定的教學流程幫助自閉癥學生熟悉課堂步調。
如:復習→教新課程→提供作業單
↓
示范
↓
演練
↓
回饋
↓
再演練
(三)其它結構化設計
參閱本章前述之「教室物理環境結構化」、「提供作息時間表」、
「具體班級規范的制定」等相關資料。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