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綜合性特殊教育學校的康復工作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以前特殊教育學校的康復工作大多是單一的聾兒康復,腦性癱瘓的肢體康復等,但隨著特殊教育事業的發展,特殊教育學校的康復工作越來越向綜合性的康復訓練發展.一個特殊教育學校的康復工作既包括聾兒的聽力語言康復,還包括智力障礙學生的心理康復,孤獨癥兒童的心理及行為康復,腦性癱瘓學生的肢體康復等等.這就對特殊教育學校的康復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在特殊教育學校開展康復工作,使每一個需要康復的學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康復,是所有從事特殊教育的人都面臨的問題,也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本文就康復工作的幾個問題提了自己的看法,包括:建設康復基地,培養康復師資,編寫康復教材,完善評估體系,拓寬康復對象,指導培訓家長,利用校外資源等七個方面.這幾個方面是從事康復工作必須重視的問題,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示.
關鍵詞:綜合性 特殊教育 學校 康復
隨著特殊教育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特殊教育學校由只招收單一類型的殘疾學生變為招收多種殘疾類型的學生,這就為特殊教育學校的康復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康復工作在特殊教育中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在綜合性的特殊教育學校,康復工作不僅僅是聾兒聽力語言康復,還應該包括智力障礙學生的心理康復,孤獨癥兒童的心理,行為康復,腦性癱瘓學生的肢體康復等等.這就決定了特殊教育學??祻凸ぷ鞯膹碗s性,如何在特殊教育學校開展康復工作,使每一個需要康復的學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康復,是所有從事特殊教育的人都面臨的問題,也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下面談談我對在特殊教育學校開展康復工作的一些認識.
建設康復基地
康復基地的建設對于康復訓練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康復訓練不同于一般的教育教學活動,需要一定的場地和設施.比如,聾兒的聽力語言訓練就需要相對安靜的環境,需要一些訓練使用的器材和設備;孤獨癥的孩子康復訓練就需要一些感覺統合類的器材和相對安全的訓練環境;腦性癱瘓的孩子進行訓練的器材又不同于以上兩類,對環境的要求也不同.因此,僅僅依靠普通的教室進行康復訓練的效果是有限的,一定要根據每一類殘障學生的實際情況,建設不同的康復訓練基地,購買專業的康復訓練設備,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對各類殘障學生的身體康復起到積極,有效的作用.當然很多地方由于受到客觀條件的限制,無法建設比較好的康復訓練基地,也可以把原有的教學用地進行適當的改造,建設簡單的康復訓練基地,以滿足殘障孩子康復訓練的需要.
培養康復師資
師資隊伍是決定一個學校,一項工作能否發展或者能有多大發展的重要因素.特別是康復工作,專業性很強,師資力量更是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首先是數量上要能夠滿足,對于從事聾兒聽力語言訓練和腦性癱瘓訓練的師資,師生比至少應該是一比三,對于從事孤獨癥康復訓練的師資則更應該有所傾斜,至少應該是一比二.這樣的師資配備才能在數量上滿足教育教學和康復訓練的需要;其次是質量要有所保證,這是決定康復訓練效果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關于師資的培養,可以采取多種方式進行.目前,很多地方都有各種各樣的長短期培訓班,可以有針對性的安排教師參加,以提高師資的康復水平;第三要培養學科帶頭人,由學科帶頭人開一些校內的講座,來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總之,康復師資的培養是康復工作的一個關鍵因素,但又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需要不斷的努力.
編寫康復教材
康復專業教材建設既關系到康復訓練的效果,又體現一個學校的師資水平.特別是目前全國尚沒有一個專門編寫康復訓練教材的基地,絕大多數學?;蛘哂柧殭C構都在使用自編教材或者借用別的地方的自編教材.編寫康復訓練的教材是一項艱巨的工作,涵蓋的內容很多,既包括聾兒聽力語言康復訓練的教材,又包括孤獨癥訓練的感覺統合教材,還包括腦性癱瘓的肢體功能訓練教材.不僅內容繁多,而且系統性很強,對教師有比較高的要求.在編寫教材的過程中,可以提高教師對康復訓練的理性認識和理論水平.教師在第一線從事康復訓練實踐,同時在使用過程中又可以提出修改的意見,逐步完善,真正作到理論聯系實際并指導實踐.
完善評估體系
評估體系可以算作對康復專業教材的一個補充.但其重要性卻是不可替代的.目前,很多的地方都有一些簡單的評估系統,用來檢測康復訓練的效果,但不夠完善和科學.評估這項工作十分重要,可以對以前的工作進行檢驗,并對以后工作的改進提出客觀的依據.因而應該建立一種系統性,專業性很強的評估體系,用來指導,評價康復工作.這個評估系統從時間上來看至少應該包括入學初的評估,階段性評估,總結性評估;從類別上來看,至少應該包括聾兒的聽力語言康復評估,孤獨癥兒童的康復效果評估,腦性癱瘓的康復效果評估.評估是康復工作的一個重要工作,因而應該盡快完善.
拓寬康復對象
曾經有位康復專家這樣形容早期康復的重要性:如果你今天發現孩子需要康復,你明天就帶他去參加康復訓練,那么,你已經晚了一天了.現在,大多數康復機構和學校都已經認識到早期康復的重要性,認識到康復應該從幼兒抓起,所以都抓住了學齡前孩子的康復黃金期,如果過了黃金期,康復的效果就會事倍功半.但對于特殊教育學校來說,教育的主體是義務教育階段的殘疾孩子,這些孩子依然需要康復,渴望并需要康復訓練,因而,應該拓寬康復服務的對象,針對義務教育階段的孩子開展適合的康復訓練,不僅可以保持他們以前訓練的效果,還可以對其他方面的學習起到幫助作用.同時還要拓寬康復范圍,比如,需要語言訓練的并不僅僅是聾兒,很多腦性癱瘓的孩子,孤獨癥孩子,智力障礙的孩子也同樣需要.
除了校內的孩子之外,還有其他需要康復指導的學生.現在隨班就讀工作開展的力度很大,有很多的孩子在普通學校隨班就讀.這些孩子同樣需要康復指導,不然他們會遇到很多學習及生活上的困難.特殊教育學校應該擔負起這個責任,真正起到輻射作用,為更多的殘障孩子服務,滿足他們的需要.另外,有一些成年人,他們依然需要康復幫助,比如:一些腦癱患者,如何保持或發展肢體的現有機能,需要專業的康復指導;再比如,一些心理有問題的人,需要專門的心理輔導,雖然一些醫院開了心理門診,但不是所有的患者都愿意去看的,但學校開心理輔導室就不同了.這是大家的一個觀念問題.
指導培訓家長
"一個孩子最終的康復效果如何,家長占到70%的作用,老師只起到30%的作用."有人曾經這樣評價家長在康復訓練中的作用,也許這話過分強調了家長的作用,但至少體現了家長在康復訓練中的作用和地位.但家長的素質是參差不齊的,如何才能讓他們發揮最大的作用呢.開展一些培訓或者系統的開展家長學校是一個不錯的方法.作為特殊教育學校,也應該擔負起這個重任,擔負起向家長和社會傳播特殊教育方法,提高大家對特殊教育的認識程度的責任.家長學校的開展,應該選一些適合家長的題目進行講解,內容要讓家長能夠聽懂,不要讓家長覺得很難接受或者太容易,要難易適中.方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可以開展講座,聽課,評課或者座談的形式進行.可以請一些專家來講,也可以請家長自己講講自己的育兒心得.總之,要充分利用好家長這個教育資源,共同對孩子進行最大限度的康復.
利用校外資源
當今社會飛速發展,是知識的時代,是科技的時代,僅靠一個學校的師資,一個學校的力量,康復效果是很有限的.我們應該充分利用政府對殘疾人事業的優惠政策,大膽創新,和一些有技術優勢的醫院,康復中心聯合辦一些機構.這樣可以利用他們的技術提高我們的師資水平,還可以給我們提供一些參觀,學習的機會.要善于合作,爭取達到雙贏的局面.
康復工作是一項長期的工作,有很多工作要做,在此只是談了我對在特殊教育學校開展康復工作的一些簡單認識,希望與各位同仁商榷并得到大家的指正.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