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1993年參加孤獨癥兒童家長聯誼活動,我開始認識到孤獨癥兒童與弱智兒童不一樣,還知道孤獨癥兒童被拒在校園大門之外。當時作為培智學校校長一種特教工作者責任感驅使要接納孤獨癥兒童入學、接受教育。然而對他們應當如何實施教育訓練卻茫然不知。隨著北京市孤獨癥兒童康復協會的誕生、成長、發展的歷程,我們特教工作者也邁上了艱辛探索的征程。
我們每天面對孤獨癥兒童,迎接學生嚴重、多重、廣泛障礙的挑戰,迎接對特殊教育品質期待提升的心急如焚的家長的挑戰,我們向國內外專家咨詢、查閱相關資料,傾聽家長的各種反映,關注各機構服務情況,獲得關于ABA、rdi、結構化、地板時光等來自國外的干預方法,還不斷得知新的方法層出不窮。我們邊學習、邊實踐、邊總結,卻無力挽回那一個個小朋友接受干預的最佳時期,他們帶著語言交往障礙,社會交往的障礙,興趣與行為的異常等各種表現長大了,帶給個人學習生活與家庭生活的巨大困難。他們要走出封閉,要邁入新的環境,是對特教工作者專業服務的要求!我們決定要從學習、研究入手,從兒童做起!
2004——2005年我們接受來自美國特殊教育資深專家鮑奕君的全面系統的專業培訓,2006——2007年進行心智障礙兒童早期療育服務模式實踐與研究。并納入首都特殊教育創新基地。我們設定的服務對象為七歲以下智力障礙、腦癱和孤獨癥兒童及家長;服務理念:尊重、平等、科學、務實;服務宗旨:精致、到位、負責任、有效率;服務模式:立體式、個別化、跨領域、支持性教育。兩年里我們服務了33例小朋友,29例進行涉及兒童成長發育七大領域的評估,發現前測、中測、后測的結果經過統計分析都有顯著進步。22例小朋友先后走進普通幼兒園或小學。
關于立體式:當下社會上特殊教育早期療育的狀況是行業間不溝通、專業上不合作,導致家長東奔西走,找不到合適的服務機構。立體式就是堅持以心智障礙兒童成長需要為本,必須提供規范的醫療診斷,針對性地康復治療與訓練。讓兒童參與到豐富適當的教育活動中,獲得綜合的專業服務。由特教為主導,服務機構搭建專業合作平臺,為孩子進行診斷、心理身體機能評估,特殊教育課程評量結果為依據,量身定做個別化教育計劃。家長參與其中,以達到統一認識,配合訓練,重視過程,追求效果。
關于個別化:孤獨癥兒童個體間及個體內差異都很大,必須以個別化教育計劃指導教育、康復服務工作。這是各方面專業技術人員合作的核心。實施IEP首要工作是對每個個案有科學的安置,納入一般兒童活動之中。要堅持有教無類,因材施教。每例需要編入班級(融合班,混合班),還是個別輔導,還需要進行哪個項目的相關康復訓練,由個案實際需要決定。我們不僅要在群體活動中安排單元主題教學,呈現個別化目標,而且提供語言治療,感統治療,物理治療,作業治療,音樂治療,游戲治療,繪?治療,戲劇治療和水療等相關服務。
關于跨領域:凡涉及兒童成長發育的七大領域都有長、短期目標。實現目標是在教學或康復活動中,堅持以活動為本位,吸引學生參與到活動中,獲得感知、認知、語言、自理、動作、交往能力的發展。每月月末檢核目標完成情況,分析個案進步與存在問題,找出原因,再安排下一個月單元主題教學,繼續從3——5個圍繞主題的教學活動和相關康復服務中實現目標,促進個案有效發展。孤獨癥兒童和正常兒童一樣需要鼓勵、肯定,需要適當環境,需要互動機會,發展情感活動和認知活動,促進社會化進程。
關于支持性教育:孩子每個月都有進步,當發現特殊兒童的適應能力達到一定水平時,會聯系幼兒園,爭取入園、試讀,并提供IEP。條件允許下,關注孩子與幼兒園環境、師生互動情況,及時處理新問題。
我們在實踐中做到:
一、創建安全、關懷、秩序、參與的環境,以穩定情緒,讓兒童逐步適應教育環境。
二、建立有科學理論依據的一日生活安排,強化不同時段生活內容,建立秩序感和生活規律。逐步走出混沌狀態,培養學生良好生活習慣。
三、教師用專業角度全面觀察,解讀每個學生的能力,才能有效制定、實施IEP。
四、教師要有與家長,與各方面專家溝通合作能力。容納不同聲音,糾正個人偏見,形成教育合力。
五、教師有真誠關懷素養和能力,把愛心、耐心、信心做到專業服務中去。
我們從事全面、和諧、發展的教育,和諧是生命成長的本然,特殊教育的發展必須與其它領域的發展融合,而其它領域的發展也不能離開特殊教育。我們始終與北大醫院、北大六院、中央音樂學院、中央教科所、聯大特教學院、首都體育大學等相關單位聯合或協作服務。開展個案評估,個案分析,專題講座,編寫指導手冊,音樂治療,游戲治療,感統治療,康復治療(PT、OT、ST)等。大家一起合作,互相信任,充滿希望和期待。
特殊教育是科學,科學的價值在于求真
特殊教育是探索,探索神奇的生命成長的奧秘
特殊教育是藝術,藝術的生命力在于不斷創新
特殊教育是事業,事業含義在于獻身
人類天生有一種力量,要使這個世界成為比他們生來時更為美好的地方——而特殊教育,正是這種力量!
我們感謝北京市孤獨癥兒童康復協會給與專業知識、技能、信息的支持與幫助。特教工作者還會不斷探尋孤獨癥兒童、少年、成年各階段需要與服務模式,讓孤獨癥人士在成長歷程中享受到真正的快樂和幸福!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