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康復專家答疑:
問:許多環境、場合他不適合去,沒有人能幫助他適應那些場合。我的精力有限,怎么辦?
答:孩子不適應一個地方的確是常見的問題。比如說,去一個外面的飯館,人多,可能有點吵;再比如,超市等等都有可能不適應。第一步是觀察,爭取了解他為什么不適應那個地方。如果太吵了,可以在人少一點的時候(比如,晚上比較晚的時候,等等)帶他進去,看一下就走。慢慢增加他在那里的時間。這個道理,這個方法叫“塑造法”,讓他從很少的時間(一分鐘不到)開始習慣在那個地方,逐漸增加時間。當然,每次去了以后,在那里的時候,一定要給他很多的強化(表揚,夸獎,擁抱,等等)。開始的時候,他出來以后也可以給一點吃的或者玩的強化物。讓他明白:我去那個地方以后可以得到很好的、我喜歡的結果。
所以,兩個原則。第一,時間。為了讓他適應,要找到最合適的時間去。去的時間在開始的時候應該特別短,以慢慢適應那個場合。第二,強化。去了以后,有好的結果??梢杂帽頁P,可以用他喜歡的東西,也可以用活動強化(他喜歡去公園,但是我們必須先到這個飯館,才可以去公園)。
問:孩子有時會莫名其妙的狂笑,而且處罰無效。我不知道這與什么有關。
答:如果不作行為功能評定,很難回答這個問題。表面看上去他好象是無緣無故地在發笑,但這一行為很可能具有某種功能(目的),盡管我們可能并不了解這一功能是什么。例如,他感到厭煩,或者不舒服,或者想打攪我們 (通過觀察我們對他大笑所做出的反應他可能得到滿足,等等)。要想判斷這一行為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唯一的辦法就是:每次出現這一情況時都要仔細觀察,要記錄在這之前發生了什么,以及在這之后發生了什么。是不是只發生在家里?在外面也會發生嗎?是不是只有當媽媽在身邊或爸爸在身邊時才發生?注意觀察,并問問自己這些問題,看看是否能找到這一行為在什么時候發生以及為什么發生的規律。懲罰通常不會起作用,因為它并沒有針對這一行為的功能。最好是想辦法用其他行為來替換掉這一行為(這叫替代行為)。例如,如果你確信他在厭煩和無事可做的時候就會這樣笑,那么你 要更頻繁地和他接觸交流,給他提出更多的指令和要求,以便讓他知道你一直活躍在他的生活當中。當然,盡量找些他可能感興趣的新活動。 但如果你發現只有當他爸爸在他旁邊時他才那樣笑,那可能是因為他很高興看到爸爸對他狂笑所做出的反應。他爸爸是否反應很強烈?他是否會生氣并沖孩子大聲叫喊?如果是這樣,孩子可能會期待這種反應,并很高興地觀察這一反應。所以,關鍵是爸爸要停止以這種方式做出反應 --最好是忽略孩子的行為,然后開始平靜地和兒子交流,比如讓他穿上鞋,讓他關上門, 讓他一起出去,等等。
問:孩子最喜歡去觸摸汽車的標志。還有電視上出現的所有標志性的圖案。我不知道如何去處理。還有去摸別人身上穿的衣服穿的有圖案的標志。。不管男女。
答:這種行為當然是種刻板行為,是對某種事物的迷戀。首先,最重要的是教育孩子不要去摸別人的東西。要從在家里開始教起。教給他 “我的”和“你/他的”之間的區別。告訴他,他只能去摸去動屬于他自己的東西。即便他還不會說或不理解(人稱)代詞,也要開始教他:千萬不要去喝別人杯子里的水,不要去吃別人盤子里的食物,不要去睡別人的床,等等。他需要學習了解私人空間,學會不去觸摸他人以及他人的物品。(當孩子越來越大或當孩子跟陌生人在一起時,這一點尤其重要。因為,如果兒童或青少年自閉癥患者不理解觸摸他人或被他人觸摸是不恰當的行為 --不論是陌生人亦或甚至是熟人,對他們來說都有可能是很危險的。)所以,在家里就開始教他不要去摸別人的衣服和身體。到外面之后要常提醒他不要那么做。
至于去觸摸汽車上的標志,顯然這樣做也是很危險的。既然他對標志這么感興趣,你可以試試從報紙雜志上剪下各種標志性的圖案。告訴他他可以在家里看和觸摸這些圖片,但是在外面不行。另外,可以考慮挑選一輛車,可以是朋友或是鄰居的,告訴他,他可以觸摸這輛車上面的標志,但一定要在車停在那兒的時候才可以這樣做。換句話說,在可控制的情況下允許他去觸摸和看那些標志,比如報紙圖片上的標志,和朋友汽車上的標志。當他試圖去觸摸其他汽車上的標志時,你就緊緊握住他的手,并繼續往前走。在他執意要去摸車時,忽視他的抗爭和請求,平靜而堅定地繼續向前走。你們走過那些車后,你可以為他“走路時很乖”和 “保持小手很乖”而表揚他。出門時可以帶上些他愛吃的零食,在他安全的走過那些車而且沒有去摸車上那些標志之后,給他些零食作為獎勵。
問:我家小孩我認為最大的問題是坐不住,在學校不肯進教室,進教室就哭,出教室就沒事了。
答:從你的描述來看,問題好像主要是孩子不愿意進教室。他不想進教室,進了教室也不肯坐下,只是哭。一離開教室他就沒事了。我覺得這一事實說明呆在教室里會使他很不高興。他在試圖避免呆在教室里,避免學習。要處理這個問題,首先你要觀察教室里發生了什么,他到底在回避什么?他不喜歡什么?例如,他是不是被要求坐很長時間?老師的要求是不是太高太困難了?老師是不是沖他叫嚷了?這些對孩子都會產生消極的影響,使他不愿意呆在那兒。
所以解決問題的辦法就是要考慮怎樣才能讓孩子喜歡呆在教室里。這里有幾條具體的辦法。第一,要保證使用足夠的強化,好比表揚、休息或其他對表現好的獎勵。例如,如果孩子安靜地坐了3分鐘,給他一點兒吃的,逐漸延長他在得到強化之前需要坐在那里的時間(這叫作“塑造法”)。事實上,第一個獎勵應該是獎勵他進來并坐下。他一坐下就獎勵他(告訴他“坐得真好!”,然后給他一小塊餅干或是他喜歡吃的東西)。當他安靜的時候也要表揚和獎勵他。另外,要考慮課堂上講的是什么內容。事實上我很難完整地回答這個問題,因為我不知道那是個什么樣的教室,老師教書的是什么內容,以及教室里還有多少學生等情況。但在任何情況下都要考慮所教內容是否適合孩子。如果太難,他就會想要逃離挫折感。試試降低你的要求,確保他能成功。等他成功之后再逐步提高要求,增加難度。
除了強化,我還有兩點建議:輔助,以及在家里練習。首先,用動作(身體)輔助讓孩子坐下來。跟他說一遍“坐下”,然后用身體輔助將他帶到椅子前坐下。不要強迫他,也不要在身體接觸的時候用力過猛。要平靜而堅定。如果他發脾氣拒絕坐下,鎮定地在他旁邊等待,但要把手放在他肩膀上以防他跑開。再對他說一遍“坐下”,并用身體輔助幫他坐下。只要他屁股沾到了椅子,就開始表揚他。但要確保你所表揚的(行為)動作接近你想要他做的動作(這也叫“塑造”)。如果他開始哭,忽視他的哭鬧,耐心等待。表揚他坐下來了。他一旦安靜下來,要給他一個大些的強化(比如一小塊餅干),而且要立刻給他一項任務讓他完成。讓自閉癥孩子安靜地坐在那兒什么都不干是很困難的。
這里有第三個建議。如果你的孩子與其他很多孩子一起上課(與在家里他專用一個小房間相比),練習靜坐的能力也是很重要的。在家里爸爸媽媽可以教孩子如何安靜地坐下來。 想想學校里都有哪些要求。如果老師要求學生安靜地坐半個小時,那這也是你們的目標。剛開始教的時候先要求他坐很短的時間,也許只有30秒鐘。和他一起坐下來,向他示范正確的行為模式。他安靜地坐30秒后,要極力贊揚他,并稍稍給一點兒強化物或獎勵,并允許他起來在周圍跑動一下,玩兒1到2分鐘。然后再讓他坐下,你也要安靜地與他一起,逐漸延長讓他安靜坐在椅子上的時間。在他達到你定的目標后一定要給他很多強化。另外,如果他拒絕坐著,并且站起來哭的話,幫他重新坐回到椅子上,并且告訴他“安靜地坐下來”。
總而言之,請記住孩子是想要逃避教室,那你就必須向他表明,坐在教室里沒那么糟糕,相反那是個他可以得到獎勵、取得成功的地方。只有這樣他才會愿意去。
問:我兒有10歲。從小到現在一直啃指甲,數次糾正沒改,在家有人監護時不啃指甲。在學?;驘o人在旁邊時就啃。 請教!
答:實際上這是個普通孩子/非自閉癥兒童也會有的問題。我自己就曾經有過這個毛病,尤其是我小的時候。而且即使是現在,我有時也愛咬我的手指甲。這確實是個壞習慣,但問題是,它會在多大程度上干擾到孩子的日常生活?如果這個行為很嚴重,而且如果它實際上是個自我刺激行為,那么我們就要著手解決它了。換句話說,如果這個孩子,每當他一個人的時候,他就會(不停地)咬手指甲,而對他周圍環境里的任何事物都不關注,那這就是一個問題了。如果你想解決它,一個重要的方法就是“DRO”,意思就是說你要觀察孩子,看一下他咬手指甲的頻繁程度是多少。如果他總是每2分鐘就咬一次,那么如果過了1分鐘他沒有咬,就要為“安靜的小手”而表揚他。你要總是強調(提及)積極的行為(“安靜的小手”)而不是消極的行為(不要說“你沒有咬指甲真好”),這意味著你需要(持續地)觀察他,即使是在你和他沒有明顯接觸的時候,這樣你才能在他表現出“安靜的小手”時及時表揚他(甚至是給他個獎勵)。然后逐漸延長他為獲得表揚和獎勵而(堅持)沒有咬手的時間間隔。這樣做的原因是:他會懂得保持“安靜的小手”會很好,很愉快,因為這樣做他獲得了獎勵。
另外一件需要考慮的事是,這些時候孩子在做什么?在沒有人看著他的時候,他都在忙些什么打發時間?他知道怎么自己玩或自己學習嗎?如果他只是無所事事地坐在那兒,或漫無目的地在周圍遛達,那么另一個重要的干預措施就是教給他自己能做的新活動。教他按照你的指導來玩拼圖,然后逐漸減退你的輔助以及你在場的次數,直到他能自己忙著玩拼圖玩上(比如說)幾分鐘。自閉癥兒童不具備有效利用時間的技能,結果通常是表現為某種形式的自我刺激行為,比如像咬指甲這樣的行為。
問:他隨時隨地的都在玩弄手指,我應怎么辦?
答:請看上面的答案,跟肯手指甲一樣可能是個自我刺激的習慣。上面的建議也適合這個玩弄手指的問題。
問:當他聽到汽車剎車或停車時發出的就是象放氣的那種“氣”的聲音。立刻發火撞頭,或用指甲使勁抓頭,搖頭,煩躁。
答:聽上去你的孩子對煞車和停車的聲音非常敏感。很多自閉癥孩子在各種感知覺領域(如觸覺、聽覺、視覺等)要么過于敏感,要么感覺遲緩。也許“氣”的聲音讓他聽起來感覺非常不舒服,又或許他害怕這種聲音。由于他這一生都將無法避免聽到這種聲音,所以最好使用“脫敏”的方法讓他感覺更舒服些,而且也要讓他習慣這種聲音。例如,用磁帶把這個聲音錄下來,帶回家去聽。當孩子比較平靜的時候,非常安靜地放那盤帶子(要把聲音調小)。而且放的時間要很短(大概2、3秒吧),然后把它關掉,之后給孩子一個獎勵。你要跟孩子談,告訴他這是汽車的煞車聲;這是件好事情:煞車的時候是很安全的。開始時,聽到那聲音他可能會感到不舒服,所以一定要保證放的這個聲音比較柔和安靜。當他能在比較安靜的程度上習慣這個聲音后,把音量調大一點兒,再放一遍。重復這樣做,逐漸將音量調大直至接近真實的聲音。每次在他聽過播放的聲音后,都要表揚和獎勵他(用口頭表揚、玩具、食物,等等),使他把那個聲音與一個好的結果聯系起來。在他習慣了磁帶里錄下來的煞車聲后,帶他去外面,跟他解釋說:你可能會聽到煞車聲,這是個很好的聲音,等等。因為他已經在家里聽到過這個聲音,所以會更加習慣,不再那么敏感。另外,如果當他聽到那個聲音仍然發脾氣,不高興的時候(因為在脫敏過程中你們有可能不得不出去,他也就有可能會聽到那個聲音),你要平靜地作出反應,鎮定自若地向他解釋那是什么聲音,那個聲音并不可怕,等等。用身體輔助來阻止他傷害自己,而且平靜地向他解釋到底發生了什么。如果你對他的行為表現出焦慮和沮喪,他也就會變得更加煩躁。
面對各種各樣的問題,我們會彷徨,會疑惑,會傷心難過,但是我們一定要堅持,一定要加油,因為孩子在你身旁,你還不能倒!
- 發表跟帖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