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動
大多數自閉癥兒在身體運動面最顯著的是多動行為,只有少數自閉癥兒活動量過低乃至肥胖或不善步行。自閉癥兒多在會步行時即有多動現象,無法靜坐而四處跑動;往往與父母出門逛街,即徑自奔跑迷失在人群中。一般多動行為在五歲以后會急速改善,不過有部分自閉癥兄長至十、十五歲大,其多動行為仍如往昔少有改善。目前已知的多動原因多而分歧,其理論依據參見下表所列,現今則多以中樞神經系統障礙解釋其成因并投以藥物治療,主要的理由是因腦傷而引起的多動只見于部分自閉癥兒的病例,而有腦傷者則有癲癇癥狀出現。
多動原因論:
一、腦器質問題
(一)腦損傷--部分腦損傷兒有多動癥狀,Methyphenidate有效
(二)微細腦障礙--癥狀:不安定,學習障礙
二、腦機能障礙
(一)單胺氧化霉代謝異常
(二)多巴胺低下
三、感覺統合失常
(一)前庭反應不足--常跌倒、跑上跑下、閱讀抄寫漏行跳字、左右顛倒……
(二)觸覺防御與腦神經抑制困難--脾氣暴躁、分心、到處觸摸不?!?BR> (三)重心不安全癥--怕上下樓梯 怕打斗、怕打滾.....
四、遺傳因素--家族研究法、雙胞胎研究法證實
五、心理學環境因素--家長管教態度、家人互動……
自傷
自閉癥兒最常見習慣性反復地咬拇指或撞頭行為均屬自傷(self destruction)行為。石井高明(1991)認為自傷之出現乃因自閉癥在極度憤怒與駕慌的心理狀態下之反應。然而多位專家學者則較采信自傷與自己刺激行為一樣,乃為逃避厭惡的學習或情境而做的一種游戲行為以獲得滿足快樂,或為引人注日之行徑 (河田道敏,1985;吳純純,民80)。自傷與自我刺激行為只是程度輕重之問題而已(河田道敏,1985;富田真紀, 1991),均亦見之于重度智障兒童之行為反應。
自己刺激行為
持續性的身體移動如前后擺動身體、螳螂跳躍、在室內繞圓圈小跑步,或重復性的精細運動如搖晃頭部、手臂、手指,或以棍輕敲身體某部位如膝蓋等以刺激身體的儀式化(常同)行為,咸認為是屬于刺激內耳前庭以獲得感官滿足快樂的一種游戲方式。自己刺激行為(self-stimulus behavior)雖為自閉癥特有癥狀之一,但亦見之于無游戲技能之重度、極重度智能不足兒之日常行為中。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