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執行困難」?(Hughes, Russell, & Robins, 1994)
最簡單來說,是不能從目前的處境中抽離,也不能跟隨個人的思考模式來行動。在想法解讀 (Theory of Mind) 的錯誤想法 (false belief) 測試中,它指知覺上不能擺脫對象在當眼位置的影響,因而選擇了一個最明顯但也是錯的答案。
什么和執行職能 (executive functioning) 有關?
目前對執行職能所包括的能力并無定論,一般認為應有下列:
1. 組成抽象概念;
2. 訂立具彈性的行動方案;
3. 維持集中的注意力和思考力;
4. 快速地抽取有關資料;
5. 進行某項工作當中的自我監控和修正;
6. 抑制沖動的反應。
參考Hughes & Russell (1993) 的測試內容,可有更好的了解:
小窗測試
在這項測試中,小孩可從一個小窗觀看兩個箱子的內部,他需要指向他挑選的那個箱子。假如他指向那個沒有放糖的箱子,就可贏得一粒糖。如他指向有糖的箱子,就不會有糖的獎賞。另一種測試是加進一位對手,對手會打開小孩曾經指向的箱子,如果里面有糖,就歸對手所有。這項測試的關鍵是要小孩騙倒對手,他方可得到獎賞。測試結果顯示自閉癥兒童不管有沒有對手,他的成績都很差。
(以上見于Happ F. (1994). Autism.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54)
威斯康辛卡片分類測試 - 「執行困難」理論的最有力測試
這項測試目的是量度接受測試人士隨口頭指示改變分類基準的靈活性。先讓接受測試人士看4張分為不同顏色、外形、或號碼的卡片,然后請他開始為128張卡片分類。測試員不會告訴他怎樣分,只在他每迭好一張卡片后告訴他做得正確不正確。他對10張卡片后,測試員會告訴他改用另一種分類基準,如此類推,直至迭完128張卡片為止。這個測試統計三項分數:
1. 完成分類的數目;
2. 正確的分類卡數;
3. 因為用上一個分類基準而錯誤的卡片數目。
自閉癥人士的第三項分數比一般人都低。
(Heaton, Chelune, Talley, Kay, & Curtis, 1993)
學者 (Fein, D. et.al. Executive Functioning in High-functioning Children with autism.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Vol.42, Bo.2, pp.261-270, 2001) 對「執行困難」理論的研究結果:
1. 自閉癥人士只有某些執行職能受損,最明顯的是重復地犯同樣的錯誤,在一些困難的作業尤其常見。自閉癥人士特別傾向于知道錯還是繼續錯下去,遇到困難的作業,很難改變思考模式。
2. 計劃能力有問題?!笀绦欣щy」與重復犯錯不清楚是否存在因果關系,也許重復犯錯反映了自閉癥的基本問題。
「執行困難」與前額葉受損的關系
(以下見于Ozonoff, S. (1995) Executive Functions in Autism. Learning and Cognition in Autism. New York: Plenum Press)
腦前額葉受傷病人的表現:
1. 重復、無意義的行為或說話;
2. 難以抑制某些熟習或易有的反應;
3. 不適當地重復某些舊的想法或行動;
4. 編訂計劃能力不足;
5. 在處理數據方面,只注意數據的某個單一部分、或難以合零星數據、或不能同時兼顧來自不同渠道的數據、或不能適當地運用已知的數據。
自閉癥人士相似的行為:
1. 僵化、欠缺彈性的行為;
2. 因環境的輕微改變而感到不安;
3. 堅持完全遵循慣例的每個細節;
4. 只對某偏狹嗜好有興趣或不停重復某個刻板的行為;
5. 行為沖動、難以抑制實時的反應;
6. 難以運用大量儲存的數據;
7. 只能針對細節而不顧及整體。
腦前額葉包括的能力:
1. 構思一個想法 (如計劃、大綱、反應模式),并用之來完成某項工作。在一個策略不適用時,可以轉換其它反應模式;
2. 調校社交行為、情緒反應和社交談話。
由于后者,腦前額葉受損因而可解釋自閉癥社交方面的障礙。
以腦前額葉受損解釋自閉癥的局限:
1. 為什么前額葉早期受損的兒童沒有自閉癥?前額葉功能不足只是一個必須條件,而不是造成自閉癥的充分條件,加入了其它認知的障礙或神經的功能不足才會引發自閉癥的征狀。
2. 有些由想法指導行動的能力,見于譬如‘對象恒在’ (object permanence: Morgan, Cutrer, Coplin, & Rodrigue, 1989)‘錯的照片’(false photographs tasks: Leslie & Thaiss, 1992) 等等測試,測試員以為它們會因前額葉受損而受到影響 可是并不如此。
3. 因前額葉引致的認知能力受損,也見于過度活躍癥,行為失調問題等。執行困難障礙和自閉癥究竟有什么特別的關連?
「執行困難」理論的內容有很多爭議性的地方,如
 有自閉癥人士并無抑制能力方面的問題;
 有自閉癥人士并無短期記憶 (working memory) 的問題;
 有自閉癥人士并非不明白曾經存在的事物 (比對目前的現實較不明顯);
 「執行困難」理論作為失調癥的界準不夠明顯,因其它如過度活躍癥、精神分裂、妄想強迫癥也有這問題;
 它始終不足以解釋社交障礙不存在其它有執行困難問題的失調癥而只存在于自閉癥。
學者Simon Baron-Cohen 對「執行困難」理論的意見
Baron-Cohen, S. (draft 4th May 2001). The exact mind: Empathising and systemizing in autism spectrum conditions? To appear in Goswami, U, (ed) Handbook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 Blackwell:Oxford (in press)
直至目前為止,從認知角度去解釋自閉癥的重復性行為、喜歡遵循慣例與堅持一成不變等習性,只有「執行困難」理論。(Ozonoff, Rogers, Farnham & Pennington, 1994; Pennington et al., 1997: Russell, 1997b)
雖然「執行困難」理論有可能導致刻板行為,但也有亞士保加癥 (Asperger Syndrome)人士并無執行困難征狀,他們對系統有良好的概念,卻在感情代入方面能力不足。由此可見,「執行困難」不可能是自閉癥的主要征狀。
「執行困難」理論亦向來忽略了重復性行為的內容。相對來說,感情代入(empathizing)/系統建立(systemizing)理論卻指出自閉癥兒童對機械或其它系統的沉迷,是基于它們擁有一些可知的規律,它可能顯示自閉癥兒童完整甚或發展良好的普通物理常識。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