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di 9
人際關系發展干預,在形成過程中,將不斷發展。
RDI的目標:應付變得越來越復雜多變的情況。
能力:有各類動機參與各種活動,因為這些活動有不肯定因素,且具有較大的挑戰性,但又有成功和取勝的希望。
其它訓練多數是一成不變的,這是它們的最大區別。
我們希望5—10年后,我們的訓練方法跟今天的不一樣。
七條原則:
A 強調干預,同時制訂出平衡的治療計劃,充分利用資源。一般的做法是在針對自閉癥的現象治療。如閱讀困難,就訓練翻頁、集中注意力……
B 定出不斷發展的、合適的目標。
C 制訂出針對每個孩子及其家庭特殊需要的訓練計劃。
D教會家長以師傅的身份來指導孩子們的參與意識。
E 改進家庭內部的溝通,以加強體貼、關心和情感體會的分享。
F 培養孩子的場景記憶能力,以積極參與日常復雜多變的動態活動。
G 改進家庭生活方式,改善健康,找到機會建立“師傅—學徒”式的關系。
動態基礎需要逐步發展,由易到難(如先學加減乘除,然后再學代數)。
假設有兩個完全相同的自閉癥孩子,但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培養方式。師傅--徒弟關系,沒有一個學校教會這一點。記憶的訓練、改變家庭生活方式不是幾小時內學到的。
一周的介入計劃:
1、定出合適的目標,關于矯正自閉癥癥狀的治療。
2、制訂出消除障礙的培養計劃。
3、個性化的計劃,培養家庭的應付能力,建立和諧的家庭。
認清自閉癥的實質,了解訓練方法的特點。要家長學會從不變到調整目標。每個家長知道如何為自己的孩子建立有質量的生活。
有多少時間來培養、訓練呢?作為家長要做到心中有數。
孩子的進步是件好事,但要看是不是在核心問題上的進展,例如閱讀能力的改進并不表明核心問題上的進展。
RDI的訓練要從基礎開始,循序漸進,直到幾乎學會動態能力的各個方面。2個階段、400個目標。解決動態智能,首先是評估。
...................................
RDI錄像摘要(10-17)
RDI 10
很少有自閉癥孩子已處在第二階段以上。足球運動員不一定有很好的閱讀能力。
第一階段:
互動的要點,關鍵是分享情感反應。
夸大的激動:分享激動的情感能強化積極的心態,是互動活動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安慰:沮喪時,臉部的安慰、注視表情和語調聲音有利于情感的調整。
要養成目光對視對方的習慣,使之成為一種嗜好。
測試:互動過程中,減弱你的表現能力,壓抑你的表情,不讓你自然地流露出你的心情。注視對方臉部,也能影響你的情緒。正常孩子習慣這樣做,自閉癥孩子則不然。什么時候最激動?快實現目標時,積極的、不肯定的狀態最令人興奮!家長要學會關注,以觀察孩子的反應。
RDI 11
看一看錄像鏡頭。
Francalo 4歲時確診為自閉癥(2000年),他很聰明也有語言能力,但沒有動態智能。他的變化很大很明顯。我們強調的是孩子的積極狀態。但Francalo 開始很糟糕的,對著鏡子亂涂。
RDI 12
Francalo 的媽媽如何選擇最佳時刻?
“蘋果、檸檬?你不說話,告訴我你最想要的是什么?”
RDI 13
第一階段的最后一步。山中的怪物,什么時候最緊張?孩子已有信心了,他的爸爸假裝是怪物,孩子媽媽叫他出來,怪物倒底什么時候出來呢?扔蘋果?喊叫?制造最緊張的時刻。
打下參照的基礎,知道世界是在變化之中的……
不斷注視變化著的世界……臉部表情的變化……
人們對變化的反應,自閉癥孩子一直想回避,教會他們如何去觀察大人的表情。
第二階段 參照
借助別人的情感反應來判斷、觀察到表情的變化,這是關鍵信息。
1、建立一種情景,為了解決困惑,你能依賴的只是和你在一起的人的表情、感情。
2、建立一種情景,你的伙伴的情感反應會告訴你如何解決。
3、有許多要你做出決定的時刻,你唯一的辦法是停下來參照你的伙伴的表情。
4、保證做到兩位互動者都是發出和接收信息的人。
測試:看看孩子如何應對不肯定的情況。
RDI 14
Neely3歲時被確診為自閉癥。
過了第一階段,但不會參照,沒有動態智能。
對比26個月的Alex在安靜的情景下,但Neely不會參照,有明顯的差別。
RDI 15
Neely學參照,需要努力的領域。
后三個月,幫他建立起信心。
RDI 16
很短的一段反映了訓練的狀況,Neely也可以發出信息,積極地參與,不再是被動的。他是一個有能力的參與者,一起來調整。三個月過去了,試驗取得了成功。
他們到超市去,Neely在做RDI之前,每次去超市,一定要去自動扶梯那兒玩。
RDI 17
做RDI以前,Neely在超市自動扶梯玩的情況。
......................................
RDI錄像摘要(18-25)
RDI 18
在做RDI以后第一次去,有勇氣。他們想這樣做,連我們都沒有想到,他們了解他們的孩子倒底有了多大的信心。
第三階段 參加互動協調活動
1、在日?;顒又芯毩晠⒄?。
2、要求孩子在類似互動的活動中,調整行為,好維持一致。
3、改變活動中的細節,但不改變框架。如練習接球,然后接蘋果。
4、在活動中要求不斷參照以決定兩人的配合程度,以此引進不肯定的變數。
測試:不過分獎勵,不急于換花樣,以看孩子是否能保持協調的狀態。
RDI 19
Chris(紐約)嚴重的自閉癥,經過行為訓練,但連第一階段都沒達到?,F在第三階段,與爸爸玩豆袋山。
RDI 20
Francalo第三階段
成為一個能隨時調整的配合者,賽車:保持同速,兩輛車同時掉到懸崖下,他的媽媽讓他來控制速度。
RDI 21
第三階段的最后一步。
Word crash 選一個詞的一半。使兩輛校車在中途相遇,要看對方的速度……仔細看,觀察。他發現自己太快了,就慢下來一點,這是學碰撞校車。
第四階段 靈活的思維
信息的評估:跟我一同敲桌子,輕輕地,然后略響一點,但還是輕的,這叫做信息的相對值。不是絕對的快慢。
1、設計不同的活動場景,表明同一信息,可能有不同的意義和價值,要與先前的情景進行比較。
2、設計活動,需要參照思維,比如什么距離適合耳語,什么距離適合大聲喊叫。
3、學會接受同一個問題但是有不同的解決方法。
4、“差不多”的結果可以接受,不期待十全十美。
5、接受錯誤,以常態看待。
在動態生活中,犯錯誤是我們必須要付出的代價。
RDI 22
Chris的媽媽很了不起,第四階段初步訓練,練習變化的程度。敲鼓。我們成功了!配合得很好。
RDI23
Chris和他的媽媽進行練習。
搭豆袋山,讓Chris成為世界上最高的孩子,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地問孩子:“夠結實了嗎?”“夠高了嗎?”Chris已學會什么是“差不多”。
第五階段 無法預測的變化
如何應付意想不到的變化。
1、面對變化多端的情景,學會適應。
2、從表面上看不同的面積,但內在結構是一樣的,實際上有很多相同點。
3、設計一些活動,其最后的結果與設想的完全相反。
4、練習解決問題的荒謬方法。
5、練習以預想不到的方法,來結束一項活動。
測試:在常見的、熟悉的活動中,融入一些沒有預計到的變化,或者一些新奇的不合情理的解決辦法。
RDI 24
相反的目標,期待中的目標,反其道而利之。接法測驗中允許有幾個錯?允許幾次失球?球從手指中溜掉,球彈出去了。你自己摔倒了……掉換角色,爸爸去上班,孩子在家……
用看來很傻的辦法來解決問題。
設想一個孩子剛中了100萬的彩票,稅務官司來了,要交稅……
設想在一個看來似乎是不合常理的世界中生活。
RDI 25
Francalo 的父母在玩一個叫“故意說錯”的游戲,需要靈活的思維。慢慢說“這是梳子?!保ㄆ鋵嵤前蜒浪ⅲ〧rancalo不會“故意說錯”,拿了頂帽子,一時想不出說什么好。
......................................
RDI錄像摘要(26-31)
RDI 26
Neely :有創造性的父母。Neely不愛吃藥,愛吃冰淇淋。
第六階段 互相配合協調
綜合參照,調整以及適應
1、設計一些活動,要求參與者參照對方,了解他是否準備好了。
2、設計的練習中可以不斷出現預想不到的變化、角色的互換,要求迅速參照,隨時調整。
3、大的活動框架里,出現協調方面的問題,需要修補關系。
測試:看看孩子是否有責任感,能與你配否,即使恰恰是你把事情弄糟,帶來了沒想到的結果。
我最喜歡引用的一句話,是肖伯納說的:溝通中的最大問題是人們誤以為他們真的通了。
RDI 27
Neely第六階段剛開始時,“是否準備好了,可以開始了?!?BR>語言與思維的關系,是否真的懂了?!皽蕚浜昧藛??”教會他概念,而不是字、詞。教會他們靈活的思維方法,適應世界。
RDI 28
介紹Ryan,RDI訓練一年半以后,已在第六階段,他的語言能力還很差,但非語言溝通、分享體會的能力是100%,已能交朋友。是一年級學生中很受人喜愛的孩子。他們觀察媽媽是否準備好了,是否開心,他們彌補出了問題的情況,他們迅速調整,但媽媽又給他創造了一個意想不到的情景。他媽媽先握他的手,表示合作,但后來就不握手了??纯碦yan如何與他的母親“同步”?
第七階段 自我意識
自己的行為對別人的影響。
我們每做一件事都會對別人產生影響。了解‘自己’是怎么一回事?這其實是場景記憶的結果。我喜歡各種漢堡,但最喜歡是哪一種?把自己和別人比較,媽媽卻不喜歡漢堡。
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自己即是父母的孩子,又可能是弟弟的哥哥,同時還有外孫、孫子等身份。
這種“自我”的意識是很關鍵的,來自場景記憶。自己和別人的關系……對這種和別人的關系的認識很重要。還要了解自己的行為所產生的正面、負面的影響。沒人愿意去傷害別人。但要孩子了解自己的行為所帶來的結果,是否傷害了別人的感情,要孩子了解自己的行為會給別人帶來感情上的變化。
不僅讓孩子知道,自己的行為對別人產生積極的影響,而且要讓他們知道自己的行為產生的變化,關鍵的一步是懂得了過去和現在的關系。
RDI 29
Neely 第七階段,鄰居的一個正常的孩子,他的姐姐把他給逗哭了。Neely看到這情景,不知該怎么辦,他跑到爸爸那里,他爸爸不告訴他該怎么辦,讓他自己去解決。Neely是先有了去安慰小朋友的想法。然后才會去做那件事的。
第八階段
為了同一目標調整各自的做法
同時照顧四個方面,要注意協調程度。參與者都有自己的想法,如何做到尊重別人的觀點,學會協調。成功地配合意味著時時照顧、協調各方的看法。給孩子找一個能力相當的伙伴。能力強的孩子會包辦代替,不合適,能力弱的孩子只會成為玩的伙伴,也不合適。因為他事事都會依賴另一方。
RDI 30
Alex與Ben玩電子琴。
Alex(6歲)想去找‘放學后’的工作,有了自我意識,后來找到了一份他能做的工作,有了成功感,為自己感到自豪。
RDI 31
兩個男孩,一年半的訓練了,兩個人是朋友,經受過各種挑戰,知道離開了另一方,很多事情都做不成。學會一起努力。兩個人的腳都綁在木板上,一起向前走。Aulin 穿紅衣服的,還會修補,他設想有人在看他們的游戲,所以走到前面來解釋。而訓練師則簡單地參與,她不想讓孩子覺得是她是在幫忙。
......................................
RDI錄像摘要(32-37)
RDI 32
前兩項原則,把矯治作為重點。第三項原則:有針對性的、平衡的計劃和干預。
任何計劃要成功,必須要針對每個孩子的特點,因為同是自閉癥孩子,情況可能是多種多樣的,沒有兩個孩子是完全相同的。所以要制訂出適合每個孩子特點的方案。
解決矯治過程中的困難克服矯治過程中的障礙。
孩子的障礙:注意力不能集中,注意力如何要學會控制無自主行為情緒上的調整語言視覺 動作協調性差,我們要把控制行為變成他們的能力。各種障礙可以把孩子們的真實能力和潛力掩蓋住了。
RDI 33
Francalo 的障礙:視覺上的聯想。Sleve與他`相處三十分鐘后,Francalo看到一個盒子,其中一個東西吸引了他。Francalo開始自己編想故事,忘卻了周圍的人、事。Sleve舉起豆袋扔到他頭上,還不能把他從幻想世界中拉出來,但這也并不能說明這種障礙之厲害,無法戰勝它。后來Sleve用他自己的一只手吸引Francalo的注意。這只手模仿成螃蟹樣,Francalo就回到了和Sleve玩耍的情景中。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