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行為分析(ABA)治療孤獨癥的應用已有30多年的歷史,正越來越成為治療孤獨癥的一種主流趨勢。ABA技術實際上并不神秘,大多數有一定文化基礎的父母經過一定時間的培訓都能夠基本掌握其操作方法,但也決不是一朝一夕的工夫就能奏效的。掌握這種方法與技術不難,但要利用這種技術,達到讓自己的孩子回歸主流社會的目的,需要持之以恒、每天數小時訓練與矯治,至少兩年以上。
目前,美國應用的ABA分離式試驗教學(discrete trialteaching)方法,由指令、反應和結果三個環節構成,教學中只給孩子簡單明確的指令,如“給我積木”等,對孩子的要求十分清晰。每次“試驗”時孩子必須作出反應,并根據反應情況給予不同的結果。這種方式很適于孤獨癥兒童的訓練,因為他們通常對他人的語言沒有反應,不能夠理解他人的意向,不能夠像正常兒童那樣可以通過細致講解達到習得新技能的目的。他們更多需要的是反復練習。
為了促使孩子對指令作出正確而及時的反應,可以使用提示(包括手把手練習、語言提示、手勢和操作示范等)。ABA強調任何一種行為變化都和它自身的結果有關聯。如果孩子叫了“媽媽”,媽媽馬上高興地對他笑,并擁抱他,孩子可能因此會更多地叫“媽媽”。媽媽對孩子的態度強化了孩子的行為。在開始訓練時,往往能夠使用的只是初級強化物,包括食物、飲料等,在使用初級強化方式時,也要同時使用次級強化手段等,這樣才可以逐漸引導孩子接受次級強化手段,如表揚、贊賞、擁抱等。強化的目的是讓孩子更愿意配合,更喜歡訓練。在使用贊賞時,除了說“很好”、“真棒”以外,也應該明確地表明你所強化、表揚的是什么行為。比如,在對孩子進行名詞的理解訓練時,指令是“把火車給我”,孩子果真把火車拿給你了,結果可以這樣說:“真好,把火車給了老師?!?/p>
以上是針對孤獨癥患兒的ABA分離式試驗教學的基本形式與特點,這種教學方法正在美國的家庭訓練中得到廣泛應用。雖然都是以專業人員的訓練為主,但并沒有對訓練人員的專業背景提出太多限制,有一定文化基礎的父母經過系統培訓,在專業人員定期指導下完全能夠勝任訓練的任務。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