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研究員陳冠杏、石美鳳(2000)在研究報告中指出,在結構性環境下將視覺策略用于自閉癥學生的學習是有效的。所謂視覺策略的運用,是由于自閉癥兒童的視覺理解力較強,故可透過視覺表現方式,例如文字、圖像和相片等來輔助兒童理解日常的生活,尤其一些需要兒童記憶的連串事項。在使用視覺表現方式時,通常會附加上文字,以確保不同的溝通者亦能明白無誤。這些視覺策略可包括:日歷、日程、活動規則、社交故事、程序、空間或環境的安排和其它的運用等。
由于自閉癥兒童在專注能力及轉移能力方面較弱,當別人與他們說話時,他們就因無法跟上這些急變的訊息,時常出現不明白及無所適從的情況,但若訊息多停留一會,他們會較容易掌握要點。而視覺訊息本身便有停留的特性,可讓自閉癥兒童有效地作出分析和理解,因此我們不難發現他們對于以視覺表現出來的圖畫或文字,或某些需要多運用視覺理解和視覺辨認的工作,例如:砌模型、拼圖等,會有較快的反應(張嘉恩、吳玉薇,2000)。同時,自閉癥兒童在處理視覺訊息時,他們并不會把背景訊息與主體訊息混淆,且能很容易看到目標對象,也就能較容易明白以視覺來表達的訊息。
此外,美國資深的特教老師鮑亦君(2000)在文章中指出最近一些高能力自閉癥的成人自述他們的成長過程,旁人常以為他們沒有意愿溝通,而無辜被誤解。事實上是因為其神經系統的障礙或過度敏感,造成了言語溝通上的缺陷,再加上一般人與自閉癥溝通時的不適當的反應,而使他們更沒意愿溝通。所以,自閉癥并非是缺乏溝通的意愿,而是與一般人的溝通方式不同。對于自閉癥學生而言,應該設計符合他們優勢的方式,才能使自閉癥與一般人順利地溝通。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