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學了,我和小偉說,我們來玩一起走的游戲,我時而走快時而走慢,有時前進有時停止,一會前進一會后退,小偉可以完全參照,我根本不用停下來給予引導,小偉自動跟上,孩子的社會參照能力與共同調控越來越穩定了。 我想應該讓小偉進行協調合作的課程了。
協調合作是要讓孩子體驗與社交同伴進行活動的刺激,兩個人成為一個同步合作的個體。
看到教室里有兩個從桌腳下拆下來的長型套子,發現上面可以滾乒乓球,太好了!想起實習老師曾經和小朋友玩傳乒乓球游戲,李老師版的「運輸帶游戲」就產生了—兩人輪流運送乒乓球到一公尺左右的指定地點。
活動目標:?學習調控自己的動作。?練習輪替進行活動。?立即轉換自己的角色與位置。
老師和小偉一人拿一個運輸帶,由老師拿乒乓球準備好,老師詢問:「準備好了沒?」當小偉把自己的運輸帶的一端接在老師的運輸帶后面時,準備好了,小偉就會說:「好了!」然后,老師就把乒乓球用自己的運輸帶滾向小偉的運輸帶。
當乒乓球在小偉的運輸帶上時,小偉要控制好,千萬不能歪掉,不然乒乓球掉下來就前功盡棄了,老師這時候可以慢條斯理的把運輸帶靠近小偉的運輸帶,當然,不能對的太準,當小偉發現無法準確地傳送乒乓球時,會調整自己運輸帶的位置,以便能成功地傳球。當老師接到乒乓球時,小偉要立刻轉換到老師下面的位置,準備接球,調整自己的運輸帶的位置是一定要的,否則球掉到地上沒完成運輸,真可惜。
因為要輪流交替,再加上運輸帶包不住球只能讓球在上面滾動,要完成運輸活動并不容易,最后一次由小偉把乒乓球傳進小盒子中,就完成了一次的運輸活動。然后兩人一起歡呼。
生活中的要丟棄的東西拿來訓練孩子的人際互動能力,頂有趣的!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