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80年代以前,孤獨癥普遍被認為屬不治之癥。自從1987年Lovaas報道采用應用行為分析療法成功“治愈”9例孤獨癥兒童以后,世界各國(主要是美國)相繼建立和發展起來了許多的孤獨癥教育訓練療法或課程,多數療法或課程的建立者均聲稱自己的療法取得了顯著的療效,但是一些療法的療效有夸大之嫌。然而,治療方法得當,仍然是提高自閉癥康復率的關鍵。遲雅教授在多年研究與實踐的基礎上,創立了自閉癥兒童治療的開竅療法。對于絕大多數自閉癥患者而言,“開竅+行為訓練”療法中,開竅是關鍵。人為什么到了一定的年齡或者月齡,就會表現出應有的能力?道理很簡單,就是開竅了!從自閉癥患兒心理康復的實踐來看,在實施開竅療法的前提下,輔助心理行為訓練,是最有效的途徑。下面,簡單介紹一下開竅療法和行為訓練技術,以供自閉癥訓練機構和自閉癥患兒家長參考。
一、自閉癥兒童的開竅療法
兒童自閉癥是迄今為止發病原因不明,中外多數專家學者認為本病屬多基因遺傳,是兒童心理疾病和嚴重的身心發育障礙性疾病,目前尚無治療方法。西醫治自閉癥,根據特定的精神病理學選用藥物,對患兒的生長及發育均有較大影響。單純的功能訓練往往不能達到令人滿意的效果。然而,祖國中醫認為,自閉癥是先天胎稟不足,肝腎虧損,后天失養,氣血虛弱所致。
《幼幼集成·賦稟》認為:“夫人之生也,秉兩大以成形,籍陰陽而賦命……有情無情悉歸于厚,非物之厚,由氣厚也;……有知無知皆歸于薄,非物之薄,由氣薄也。”稟賦不足可以分為心脾兩虛和腎氣不足兩種類型。
心脾兩虛患兒表現為∶面色萎黃,神疲乏力,倦怠懶言,語遲,夜驚,時有腹瀉,食少納呆,睡眠露睛,舌質淡白,少苔或無苔,怕見生人。因稟賦不足,氣血不充,而致骨脈不強,筋肉痿弱?!侗氪橐酚性疲?amp;ldquo;原其要,總歸于胃。蓋胃為水谷之海,為五臟之本,六腑之大原也。治法必先以脾胃為主,俱用補中益氣湯,以滋化源。頭項手足三軟,兼服地黃丸。”
腎氣不足患兒表現為∶囟門遲閉,發稀,語遲,少語或無語,夜眠欠佳,夜驚,多汗,喜倦臥,行而不穩,面色無華,舌質淡,苔白。
言為心之聲,這兩種類型患兒的共同特點是語言發育不良,語言之竅沒有開通。因此,自閉癥的治療,應從語言開竅入手。而欲開語言之竅,關鍵是以中醫的“五遲”為基礎理論。以自閉癥患兒的睡眠、語言為切入點,運用中醫中藥以及針灸按摩技術,使患兒得到盡快的恢復,從根本上治療自閉癥。
祖國醫學認為:語言為智慧的表現為心所主,心氣不足,則智力不發達,而言語遲緩,呈現不慧。早在《諸病源候論?小兒雜病諸候》中就有“四、五歲不能語候”的記載。心主神明,心之聲為言,心氣不足,神竅不利,故屆年齡而不能言語,或雖語言而不清晰。也有的患兒是因為痰氣瘀阻,出現癲癇以及發音困難。
《小兒藥證直訣·變蒸》記載:小兒在母腹中,乃生骨氣,五臟六腑,成而未全。自生之后,即長骨脈,五臟六腑之神智也。變者,易也。(巢論云∶上多變氣。)又生變蒸者,自內而長,自下而上,又身熱,故以生之日后,三十二日一變。變每畢,即情性有異于前。何者?長生腑臟智意故也。何謂三十二日十段而上之,十日百段。三十二日計三百二十段,為一遍。亦曰一蒸。骨之余氣,自腦分入齦中,作三十二齒。而齒牙有不及三十二數者,由變不足其常也?;蚨巳占粗?,長二十八齒,以下仿此,但不過三十二之數也。凡一周遍,乃發虛熱,諸病如是。十周則小蒸畢也。計三百二十日生骨氣,乃全而未壯也。故初三十二日一變,生腎生志。六十四日再變生膀胱。其發耳與KT 冷。腎與膀胱俱主于水,水數一,故先變。生之九十六日三變,生心喜。一百二十八日四變生小腸。其發汗出而微驚。心為火,火數二,一百六十日五變生肝哭。一百九十二日六變生膽。其發目不開而赤。肝主木,木數三。二百二十四日七變生肺聲。二百五十六日八變生大腸。其發膚熱而汗或不汗。肺屬金,金數四。二百八十八日九變生脾智。三百二十日十變生胃。其發不食,腸痛而吐乳。此后乃齒生,能言知喜怒,故云始全也。
古代中醫文獻記載:病吐瀉及大病后,雖有聲而不能言,又能咽藥,此非失音,為腎怯,不能上接于陽故也。當補腎,地黃丸主之。失音乃猝病耳。
遲雅對自閉癥開竅療法的提出和應用,除了受到古人的啟迪之外,也從抑郁癥患者的調適過程中受到啟發。一些抑郁癥患者得病之后,會表現為交流欲望消失,非常厭惡說話。一位抑郁癥患者曾經這樣描述自己的感受:在抑郁癥發病的時候,說話比從身上割肉還難受……
開竅療法,主要是開欲望之竅,開語言之竅,開思維之竅……
二、四環節心理訓練技術
四環節心理行為訓練,適應于自閉癥兒童的不同發展階段。
第一環節為ABA技術。該技術適用于行為動作能力比較差的兒童。在培養提升新行為能力方面,實施ABA技術。
ABA是英文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的縮寫,由美國心理學教授洛瓦斯1962年創立。中文意思是應用行為分析技術。
應用行為分析技術的理論基礎是建立在斯金納操作性條件反射基礎上的學習理論,以及華生的行為學理論。
其原理是:將自閉癥視為行為不足或某種行為過度綜合癥,可以通過精心的訓練計劃得到改善。
ABA的核心部分是任務分解技術,典型的任務分解技術有4個步驟:訓練者發出指令—兒童的反應—對兒童反應的應答—停頓。
第二環節為ABC行為分析矯正技術。該技術主要用于矯正自閉癥患兒不良的行為習慣。
在矯正不良行為習慣方面,運用ABC行為分析理論。
ABC行為分析的基本意思是:分析行為前因后果之間的內在聯系,有助于預測行為發生、改變的方向,以及改變的程度。這種理論不僅適合問題孩子,也適合普通人。
A=行為前因,主要找準行為觸發點;
B=行為,例如:語言,尖叫,扔東西,或者根本不理睬;
C=行為后果,例如:講道理,反省,要求重新做出正確的行為。
以ABC行為分析為基礎的行為干預:每一個行為都是人與環境(包括他人)溝通的方式。當以一種行為溝通失去了功能以后,孩子會嘗試另一種行為。這里,正確引導、正強化和負強化都很重要。有些孩子愛哭,為什么愛哭呢?除了身體的不適意外,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他通過哭鬧,獲得過好處。這就等于強化了孩子哭鬧的行為。
理解孩子的行為。孩子的行為主要出于以下幾個方面的動機:一是想要什么或不想要什么,二是引起大人的注意,三是逃避執行命令。
行為干預案例①:獲得想要的東西。在商店,孩子想要吃糖,母親不給買,孩子便哭鬧,母親說你不哭就給你買。以后孩子再有訴求會先哭鬧。這是家長給予的強化。正確做法:不要強化他的哭鬧行為。
行為干預案例②:獲得大人的注意。用大人不愿意見到的行為引起大人的注意,比如,哭鬧性行為,危險性行為,自戕性行為等。對于哭鬧性行為,大人應該不予理睬。對于危險性行為,要予以制止,同時講明道理,必要時給予教訓??偟膩碚f不要強化他的不合理行為。
行為干預案例③:逃避執行命令。當孩子不想執行***指令而哭鬧時,家長會關注哭鬧行為而忘記指令,這樣孩子會在不想執行指令時就哭鬧。正確做法:繼續讓孩子完成任務。讓他意識到,想用?;ㄕ衼硖颖軋绦兄噶钍峭絼诘?。
第三環節為動態智能訓練技術。主要是把自閉癥患兒放到自然的生活、工作環境中,培養動態智能,以及規則意識、價值判斷、情感反應等。自閉癥兒童與正常兒童相比,往往不足之處不在于記憶力,而在于對互動信息的動態處理能力。因此,培養自閉癥兒童的動態智能尤為重要。自閉癥兒童在剛剛開始學習語言的時候,多數學習到的都是靜態的知識與信息。比如,看到一個卡片上畫著一只麻雀,老師告訴他這是鳥,他的理解鳥就是這個樣子的,他不會認為野鴨、孔雀、珍珠雞都是鳥兒??吹娇ㄆ嫌幸恢圾喿?,他可能記住鴨子是個腳上帶蹼,嘴是扁的長著羽毛的動物,至于鴨子有哪些習性,卻不得而知。培養自閉癥兒童的動態智能,就是將兒童放在日常生活中,根據“最近發展區”理論,按照“由淺入深,從感性到理性”的規律,逐步深化,不斷拓展,培養他們的動態智能。孩子在現實生活環境中,學會溝通與互動,發展動態智能。這個環節主要是為其完全融入社會打基礎。
第四環節為模仿學習、人際互動技術。該技術是根據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和皮亞杰的建構主義理論實施教學,主要是對于已經具有交往欲望和行為能力的自閉癥兒童,將其放到正常的同齡孩子的人群中,同他們一起生活、學習,通過同伴之間的行為模仿,人際互動,全方位提升患兒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
- 圖文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