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統合訓練的理論依據是什么? |
?。╨)孤獨癥兒童的中樞神經系統無法在神經的興奮和抑制之間建立平衡關系,使得患兒在對感覺材料的加工上發生障礙,其結果是:對一些感覺刺激反應過弱(如壓力和味覺),而對另一些感覺刺激卻反應過強。 ?。?)孤獨癥兒童的感覺器官所接收的刺激信號不能準確地達到知覺系統,因此發生感知系統的障礙,所以孤獨癥兒童缺乏建立“我”的概念的前提條件,更無法在自己的頭腦里建立“我想做……”這一系統。感覺統合訓練在挖掘孤獨癥兒童發展的可能性方面提供了一種方法。 |
感覺統合訓練應當注意什么? |
?。?)訓練指導者了解孤獨癥,并能夠為患兒做出個別訓練計劃。其目的是:避免過度刺激該患兒感覺統合中敏感的部位;盡可能多地刺激該患兒感覺統合中遲鈍的部位。 ?。?)訓練中不要對患兒進行任何強迫,注意孩子在受到過度要求時發出的抗拒性信號;避免懲罰,并要及時表揚和鼓勵“好的方面”。為使孤獨癥兒童從心理上接受這些刺激,應當尊重他們,順應他們的興趣,增加訓練的游戲和娛樂氣氛。 |
什么是行為分析訓練法? |
行為分析訓練法也稱行為訓練法,其理論源頭可以追溯到20世紀上半葉美國行為學的產生,行為學認為外部條件對人的行為能產生巨大的影響。實驗表明,人的行為與白鼠一樣,可以受到控制,可以被操縱。應用這一理論,經過心理學家們幾十年的研究嘗試,行為訓練發展成一個方法體系,用于改變人的行為,包括增進良好行為和矯治不適當行為。由于這一方法實用、易行,且所適用的對象不拘男女老幼殘智愚,因此成為特殊教育訓練、矯正治療中普遍使用的方法,甚至被視為基本功。 |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