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小書的原則:
一﹑以生活事件為主題:
由于學前階段的幼兒,大部分以培養其生活能力,自我照顧之能力訓練為主要內容,;且生活中的每一件事均為幼兒所經驗,因此,從其經驗的生活事件中尋找體裁將更能加深其印象,也對其日后解決生活上面臨的問題有更大的幫助。因為,在生活故事書的呈現中,除了敘述事件的過程,更可透過生活故事書書透露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與策略,當孩子面臨相同或相似情境時,因為生活故事書曾提供了有效的技巧,孩子自然能將所習得的技巧用于實際的解決問題中。
二﹑以孩子本身為故事的主角:
在一般坊間可購買到的圖書雖印制精美,但針對有特殊需求的孩子而言,就很難協助其有效的達到閱讀效果,且不容易引起幼兒主動閱讀的意愿,因為,對他們而言,其內容都屬于別人的故事,不太能引起內心的共鳴。但如果生活故事書的主角換成是自己,這樣的呈現有助于使其了解本身與環境的關系,尤其對于自閉癥與過動兒的情緒安撫與情感表達的教育都令老師有意想不到的結果。
三﹑根據孩子的語言與認知能力而設計語言內容:
每一個孩子因其身心發展上的障礙而造成其各方面的表現都比一般正常的孩子來的慢,因此,老師在設計生活故事書的閱讀內容時,需考慮到孩子的個別需求與不同發展;根據其有限的語言能力與認知范圍加以設計,以其現有的能力為基礎,將其內容依其各方面的表現而于以加深加廣,如此,不但能增加其語匯的吸收,更能擴充其認知的內容。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