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時候,孩子為求得注意,表現出撞頭、摔易碎的東西,或是抓大人的頭發、踢大人等攻擊性行為,就不得不注意,并使用隔離室的做法了。也就是在孩子出現不當行為時,立即把他送進隔離室內,等孩子的情緒平息些,才將他放出來。由于這是相當強制性的嚴格做法,在實施時必須切記:
(1)隔離室的空間必須是單調而封閉的,使得孩子在短時間內得不到任何注意或其他強化物。因此,把孩子關在游戲室或是臥室內并不理想。
(2)必須在孩子一出現不當行為時,立即走到他身邊,做簡短說明后(如說:小寶不乖,要關房間!)就將他關入隔離室。
(3)在帶人隔離室后,除非孩子仍持續其不當行為(大聲哭鬧,踢東西或撞墻等),一般而言,只能讓他隔離2—5分鐘。
(4)如果孩子仍在隔離室持續吵鬧,頂多將上述的隔離時間加倍,待其稍靜些就讓他出來。
(5)孩子出來后,不要再指責他,可稍稍安慰他,并告訴他,因為他不乖,才被關進房間。
采用隔離室的作法,第一個會碰到的困難,是家里很難找到合適的隔離室——既單調又有諸多保護性的設備(墻壁要軟質)。所幸的是,大部分有這類問題的孩子,都害怕與大人分開,害怕被大人拒絕,因此,只要避開孩子較喜歡呆的空間,一般都會有好的效果。除非孩子還伴隨著較危險的自我傷害行為,這時的處理方式就變得不同。其次,不論是用哪種方式處罰孩子,在開始時,他們的不當行為大半都會變得更激烈,或持續得更久些,幾次之后,這類不當行為才會開始消減。孩子常常是一方面在生氣,一方面也在適應這個新方法,自然地需要一些時間去改變,訓練者一定要有耐心并堅信這樣做的效果。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