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大多數孤獨癥兒童存在嚴重的情緒障礙問題。孤獨癥兒童的情緒表現異常,一般輕度者沒理由的笑個不停,有的時候沒理由的哭個不停,無目的地跑跳不停、嚴重的情緒問題一般有:攻擊行為(如打人、咬人、踢人)、自我傷害(如撞頭、挖眼睛、抓頭發、咬東西)、干擾他人(如尖叫、敲打),周圍環境和生活方式稍有變化就有可能引起他們極度的焦躁不安,尖叫……(如坐車都必須在固定的站下,早一站或晚一站下車,都會引起幼兒強烈的情緒反應。)這些缺陷困擾著自閉癥兒童的成長,影響著自閉癥兒童與人的交往,干擾著自身心理的健康發展。那么,針對這些現象,教育的早期介入對于減輕患兒癥狀,改善他們的情緒狀況,從而促進他們情緒的穩定起著重要的作用。
穩定的情緒是開展孤獨癥兒童一切教育、訓練的起點與基礎,因為他是關系到我們能不能開展有效的教育訓練的關鍵,同時,選擇最適應他們的教育訓練策略與方法,也是促進其發展關鍵所在。
開展有效的教育訓練,我認為,在教育訓練中作為教師只能起輔助、訓導、幫助的作用,而絕不可能去代替孤獨癥兒童或強加于他,首先,要尊重孤獨癥兒童的興趣與需要,體現人性化教育的原則。一切兒童的教育都應注意幫助兒童身心自然發展。使他們不覺得訓練對他們來說是一種負擔和折磨。
音樂融醫學、心理學、音樂美學、物理學等學科為一體,我就利用音樂對人體心理、生理功能的影響來教育、訓練或矯正生理缺陷,調節人的情緒的作用。嘗試用音樂療法來改善孤獨癥兒童的情緒,促進孤獨癥兒童情緒的穩定。
二.依據
1.音樂是孤獨癥兒童所喜愛的,加上音樂活動能帶給他們滿足感,因此,音樂也就自然成為他們學習過程中的強化物,可以使單調的訓練模式變得有生氣。
2.音樂對人體心理、生理功能的調節作用,也具有調節人的情緒的作用。
3.安全而多元的感官刺激——Temple Grandin博士研究后,指出音樂是自閉癥兒童較容易接受和處理的感官刺激外,音樂多重感官的特性,可以協助他們加強專注力和記憶力。音樂內蘊藏著重復的結構,歌詞及旋律、節奏都是經常重復的段落??商岣哂變褐貜蛯W習的興趣。
三.案例分析
?。ㄒ唬﹤€案基本情況:
翔翔,性別:男;出生:99年4月。
1.臨床表現:孩子出生后由保姆帶領,2周歲后,發現翔翔沒有言語行為,不合群多動不安,脾氣暴躁。翔翔是個個性暴躁的孩子,一不順他的意,他就大發雷霆,又哭又鬧的,有時亂扔積木、拍打自己的頭,甚至用手抓老師、用牙咬老師、用腳來踢老師,以此來宣泄內心的緊張、焦慮與憤怒等消極情緒。
2.相關資料:2001年5月被上海市心理咨詢中心診斷為孤獨癥,程度:中度缺陷。有嚴重的情緒障礙。家長曾請家庭教師進行個別訓練,收效甚微。于2001年6月正式入園。
在翔翔入園后,我要對翔翔進行初次的評估,我利用音樂能涉及到多種情景功能,適當地選擇了一些音樂來評估翔翔各方面的表現:如情緒的穩定性、情感體驗、聽指令、與同伴的交往、運動能力等。(樂曲有:《我有小手》、《在哪里?》、《動動小腳》、《火車開來了》等)
3.教育初次評估結果:
?。?)聽到音樂表現:
* 情緒會相對穩定
* 不愿做模仿動作
* 引導翔翔做模仿動作,翔翔經常拒絕。
?。?)語言系統發育不全,詞匯貧乏,語法結構不完整。不能用語言表達所做的事情。只會講單字句、單字重復的音。
?。?)情感不穩定,體驗不深刻,情感控制差。
?。?)不能聽從老師的簡單指令,注意力不集中,自我意識差。
?。?)不能與同伴交往。
?。?)大運動能力差,主要表現在:運動協調能力差。
四.訓練計劃實施:
針對翔翔的現狀,經與家長協商,制定一穩定情緒為主的訓練內容。
(一)長期目標
1.傾聽音樂
2.聽從簡單指令。
2.聽音樂做模仿動作
3.能模仿有節奏的語言。
(二)短期目標
1.能在老師引導下,傾聽音樂。
2.能在協助下,做逐個簡單的命令執行。
3.能在協助下,模仿動作。
4.能模仿有節奏的語言。
?。ㄈ┲饕柧殐热荩?/P>
?。?)訓練初期——(在音樂選曲上一般選擇舒緩型的樂曲,《搖啊搖》、《春雨沙沙》等樂曲),引導翔翔有傾聽音樂的習慣,與他建立師生依戀,穩定翔翔情緒。
?。?)能聽從簡單的指令,會在協助下模仿一些簡單動作,提高運動協調能力。
?。?)聽音樂做模仿動作(指令性助動完成)。(樂曲《快樂的小兔》、《小烏龜爬呀爬》)
?。?)能模仿有節奏的語言。 (小鼓咚咚咚、小雞嘰嘰嘰、小狗汪汪汪、小貓喵喵喵等)
?。?)選擇一些能幫助翔翔認識自己的身體和自己的活動的作品,以幫助翔翔更好地認識自己的外部特征和外部活動。如:《我有小手》,《頭胸肩膀腰膝蓋腳》、《拍拍踏踏》、《在哪里?》認識自己的五官等。
?。ㄋ模┯柧毞椒ǎ?/P>
?。?)翔翔在進入訓練時情緒非常不穩定,稍有不快就會大哭大鬧,經過觀察、發現翔翔特別喜歡聽音樂,我就通過設置情景,用直接評價的方法,引導翔翔。在他情緒不好的時候,帶他一同去聽音樂并和他說話,讓他慢慢淡化剛才翔翔的不快,然后,再參與訓練。
?。?)翔翔傾聽音樂的能力:每一次能安靜的聽音樂,我就用直接評價的方法給予獎勵。每一次獎勵后,繼續引導他聽音樂,翔翔的情緒比較穩定,聽音樂的堅持時間也比以前有所增加。(《我是好寶寶》、《布娃娃敲木琴》等)
?。?)經常與翔翔接近,抱抱他,跟他說說話,幫助他建立起師生依戀,在此基礎上,翔翔就比較容易聽從老師的指令,先在協助下做模仿動作,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翔翔開始能在協助下模仿動作了。如:拍拍手、踏踏腳、找找小眼睛、小鼻子、小嘴巴等活動內容。找“五官”活動,先讓翔翔找找自己的,然后,讓他找找別人的五官,從認識自己出發,過渡到認識他人。
?。?)模仿有節奏的語言:如:《開火車》中咔嚓咔嚓 我們——開——火車,這些模仿動作,經有節奏的語言反復朗誦,在配上肢體動作,翔翔非常有興趣。
?。?)做操、音樂活動:通過集體活動的形式,讓翔翔能在協助下模仿動作,如:上肢運動、下肢運動、頭部運動、下蹲運動等
?。?)其他方面的能力:把音樂作為一種媒介、教育的手段來提高幼兒感覺外界的能力,協調機體功能,幫助他對語言的理解能力,促進翔翔各方面的發展。
通過(《洗手擦臉》、《我是好寶寶》、《自己爬起來》、《小豬睡覺》等活動,同時,培養翔翔的生活自理的能力和良好的生活、衛生、行為習慣。
五.有效的教學策略:
孤獨癥兒童中有部分兒童情緒波動大,難控制,要求得不到滿足就哭鬧不止,只與其大腦調控功能差,不善于理解和適應環境變化等因素有關,訓練中有以下策略:
·運用情感交融原則(了解孩子的喜好、當孩子的最好玩伴、一起接觸他喜歡的)
·變換情境法(音樂節奏舒緩型與節奏明快型交替進行)
·經常給翔翔以積極的評價
·采取直接評價的方法
·講授法、及時肯定,捕捉時機(采取直接評價的方法——利用他愛吃的食品、愛玩的玩具作為強化物、點頭、微笑、親切注視、撫摸、摟抱等方式作為獎勵)。
·示范法(師示、家長示)
·模仿法、外力協助調控法
·適當發泄法
六.訓練效果:
翔翔通過一年的訓練,有了很大地進步,表現在:
?。?)翔翔情緒穩定,能在協助下參與集體活動了。
?。?)傾聽音樂能力有了明顯地提高
* 能在引導下傾聽音樂。
* 能在引導下模仿簡單的動作。
* 能在引導下聽音樂做模仿動作。
* 能模仿有節奏的語言。(2字句)
* 翔翔可以在協助下融入集體活動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戲、做早操。
七.效果分析
?。?)作為教師首先要與翔翔建立師生間的依戀,取得翔翔的信任,充分地了解他們的喜好,掌握他們的個性,因勢利導。
?。?)貫徹循序漸進的訓練原則,即小步子遞進,大步循環的原則。
做到“低起點,高標準”,認真作好每一個訓練要求即高標準,模式為:被動運動 助動運動 主動運動的模式。
?。?)通過創設情景,讓翔翔在游戲中玩,在游戲中學,幫助翔翔完成訓練內容。
?。?)利用訓練幫助翔翔慢慢養成穩定的情緒和良好的行為習慣。
?。?)利用早晨園早操活動、教學游戲活動、角色游戲等活動,讓翔翔融入集體,體驗集體活動的快樂。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