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聽到有家長說:我家孩子愛撕紙,每天不停的重復,不煩不累,阻止過,但不但沒減弱,反而越來越嚴重,遇到這種情況怎么辦呢?
孤獨癥的訓練的介入及拓展,先要找到孩子的興趣點,但對于喜歡刻板重復的孩子來說,新興趣的培養是難中之難,那么,如何找到孩子的新興趣"切入點"呢?
下面是我在訓練中遇到的一個實例,希望對大家有用.
愛撕紙的孩子----博博
博博是湖北人,三歲的時候到方舟,特愛撕紙,一天不停的撕,不煩不累。試過直接阻止,不但沒減弱還越來越嚴重。分析后發現,博博平時不管是高興還是生氣還是無聊時撕紙,都是毫無目的的。每天不停的重復,不煩不累是因為孩子是無目的的在撕,如果阻止無效,不妨把孩子的撕紙行為看成是孩子的一種“愛好”,融入孩子,和孩子一起“撕”,一起“撕”的主要目的是要讓孩子發現、知道你的存在,并且讓孩子感受到和你“一起”撕比單獨一個人“自己”撕更有樂趣,孩子接受了你,你的其它要求才能入耳、入眼,這時可以慢慢作一些轉移,如:先讓孩子做一下“其它事情”再接著撕,交替進行,每天一點點增加做“其他事情”的時間和次數,減少“撕紙”的時間和次數,讓“其他事情”事情成為孩子新的興趣,慢慢減弱直至消除孩子不良的“撕紙”行為。當然了,這里說的“其他事情”是多樣的,訓練當中可根據孩子的計劃進行,恰當引導,避免讓孩子形成另一種刻板行為。
可見,孩子的異常行為并不一定是壞事,我們要在孩子的這些不良行為中看到孩子的需求,拓展孩子狹窄的知識面,進而更好的引導孩子.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
- 圖文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