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月11日,我接了同同、謝哲兩位小朋友。剛接到他們倆的第一天,我很擔心,怕帶不好他們,后來隨著慢慢地接觸了解,自然而然地打消了這個顧慮。
在接他們之前,我把接新小朋友時在觀察期內要坐的工作以及與家長的交流溝通等方面的情況記在心里,做到心中有數。前三天時,我把每天觀察到的孩子的各方面的情況都記錄了下來,第四天、五天時做補充、更正,在當前輩們的指點和幫助下,把同同和謝哲的觀察記錄、個別化目標及檔案完成時,我松了一口氣,打消了更多的顧慮,也堅定了要帶好他們的信心。當然在這個過程中也有很多工作沒有做到及時、全面,以后遇到類似的情況需要更加細心、耐心、虛心的學習。
18號,一周的觀察期過后,正式給他們倆上課。謝哲各方面的能力還好,雖然注意力易分散,但配合意識較好,有模仿能力,理解能力也可以。剛上課時比較緊張,做呼之應答時緊張的頜關節都比較僵硬,后來經過更多的接觸緊張的情緒緩解了很多,剛開始上課,同同就比較讓我頭疼。注意力不好,與人對視只有偶爾一下,拿什么東西都摔,而且一點都坐不住,一下子就難住我了。怎樣才能讓她坐到椅子上呢?我不知道怎么辦了,但是在安方、劉妍還有我師傅她們的示范及指導下終于有了辦法了,陳卓曦由原來的哭鬧著坐不住到能靜坐,由原來的不知道與人對視到眼鏡能停留3、4秒,在慢慢的改變著,雖然他們兩個的程度不同,總體上來看,謝哲的情況比較穩定,在家里家長也給他做訓練,平時也注意鍛煉他各方面的能力。而同同的情緒波動很大,在家時家長做的訓練比較少。
在訓練的過程中,我們常常會遇到這種情況,昨天孩子學會了一個發音,詞語或者某個動作,今天到了學校就不會了,還得重新教,這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在家里缺少相關的訓練,沒有及時的鞏固造成的,孤獨癥兒童的家庭訓練也非常重要。不要認為給孩子找一所學校上課學習,家長就可以輕松無憂了,家長要足夠重視孩子的家庭訓練。利用每天的交流、考目標、家長培訓等機會,找到適合自己孩子的家庭訓練方法。
在孤獨癥兒童的教育系統中,家庭教育是基礎,家長要重視孤獨癥兒童的家庭教育,同時樹立早期家庭教育的觀念,孤獨癥孩子越早發現早干預,其癥狀改善越好。孤獨癥孩子一般發病于2歲左右,此階段是兒童口頭語言發育的敏感階段,語言培養是他們的重中之重,學校教育也是孤獨癥兒童教育系統中不可缺少的。一些系統的、有計劃的訓練可使孤獨癥兒童的身體得到健康發展,肢體的協調性得到鍛煉,從而使他們的情緒、認知、溝通、語言等收到良好的影響,學校教育與家庭訓練相結合,才更有益于孤獨癥孩子的康復。
一位孤獨癥孩子的家長曾將這樣說:孤獨癥孩子能走多遠,我們無法預測,但我知道,與昨天相比,今天他有哪些進步!孤獨癥是無法徹底治愈的,孤獨癥兒童的訓練也可能要伴隨他們的一生。我們要做的是培養他們需要的能力、技能、改變他們的不適應性行為,建立適應性行為,為他們融入社會場創造條件。
親愛的家長、老師們,讓我們一起努力,一起見證星兒們的成長與進步吧!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