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或「自發性」的提出問題,或表達自己的需求,是自閉癥孩子在學習上最不易克服的困難。自閉癥的孩子在溝通的品質上,和一般兒童會有明顯的差異。例如:溝通的所需的語言能力、肢體語言和表情的運用、溝通的意愿、雙向溝通的技巧…等等。
首先,最好能先檢核一下孩子練習會話前的一些先備的條件。例如:孩子是否有探索好奇的心?對情境是否有求助的需求?孩子對語言的模仿能力如何?理解能力又如何?什么是他的優勢學習型態?如果這些可以先確定,我們才能夠針對孩子的個別能力設計情境,引發他對溝通的需求。否則,有可能還是會長期停留在「仿說」句型的階段。
家長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采用「隨機教學」的方式,來適當把握孩子不經意萌發的溝通時機。
一、首先家長必須安排可能促使孩子主動溝通的情境,并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和時間,從容愉悅的期待和孩子的親密互動時機??梢园押⒆有膼鄣耐婢?,或可能引發他好奇心的對象,放在孩子看得到卻不太容易拿得到的地方。家長可以做的事,就是耐心的等待和觀察,也可以假裝若無其事的做自己的事。
二、當孩子主動說話時,家長一定要全心投入,注視孩子并給予支持,以鼓勵孩子引發的話題。孩子如果只說出詞組或零碎的語句,家長可以運用詢問的方式,來厘清孩子想溝通的話題,以確認孩子的興趣,因為這個興趣本身,就是孩子最好的增強呢!
三、使用追問、口頭提示、視覺式的提示、句型提示卡…等技巧,來幫孩子組合成適當的表達句型。
四、當孩子說出適當的溝通句型或問句時,家長一定要立即給予肯定,然后幫孩子解決問題,或給予他想要的物品或答案。
五、別忘了隨時運用類似的情境,反復讓孩子復習已經習得的溝通句型,也可以這個句型為基礎,擴充到其它類似的情境,或拉長句子的長度。
可能的話,家長最好能運用適當的人手,來協助孩子界定模仿的對象,孩子練習使用溝通技巧時,才不會產生角色混淆或代名詞錯用的情況。最好能有一人教學(對話的對象),一人協助(提示孩子)和示范(模仿的對象),再不然,使用句型的視覺提示卡也是個好方法。逐步消褪(fading)協助的技巧也很重要,孩子才能夠漸漸養成自發性的語言和提出問題的能力。
練習會話絕對需要擬定策略,可以「隨機」,卻不能「隨便」。孩子一但產生錯誤的模仿,有可能你必須花更多的時間來改正他哦!
下面是一個簡單的例子,提供大家作為參考。
情境:孩子做完功課即將離開書房,很喜歡開、關電風扇的開關,但電風扇吊在稍高的墻上,且在媽媽的書桌內側。
孩子:(眼睛瞄向電風扇)電風扇…
媽媽(觀察到孩子的需求,但仍假裝專心的上網。)
孩子:這個…關掉…
媽媽:怎么了?(眼神注視孩子,露出等待回答的表情。)
媽媽:電風扇嗎?(孩子注視電風扇)
媽媽:你想做什么?(指向『我可不可以…?』的句型提示卡)
孩子:我可不可以..關掉電風扇?
媽媽:(讓一下位子,給予鼓勵并答應他的詢問)當然可以啰!你問得真好!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