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好動嗎?如果好動,那可能就是一種病。在醫學上,多動癥全稱為兒童注意缺乏陷多動障礙,該病是兒童心理衛生類疾病發病率最高的。有的多動癥患兒可能癥狀并不典型,所以沒有引起家長和老師的注意。
20日,記者在哈爾濱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兒少衛生與婦幼保健門診見到了大慶市6歲男孩張某和他的父母。張某已上學,可是他上課時經常走神,坐不住板凳,老師講課時,他經常下地走動。經診斷,張某患有兒童多動癥。
據該門診主任武麗杰介紹,目前,多動癥是該門診接診的兒童 常見心理衛生疾病發病率最高的。最近,該門診在哈市一些學校進行抽查,結果發現,初查發病率在10—15%,進一步確診發病奉在3%。多動癥的起病在3歲,高發期在 6—9歲,男孩多于女孩。多動癥的兒童主要行為特征表現為:注意障礙,如注意力不集中,上課溜號;活動過度;行為沖動、任性、情緒不穩;學習困難;神經發育遲緩或障礙。多數患兒運動的協調性發育以及感覺統合失調,精細協調動作笨拙,如系鞋帶、扣扭扣不靈活?;级鄤影Y的孩子并不是全部具有上述所有的癥狀,而單純注意力缺陷、或單純多動、沖動的孩子也可能是患有多動癥。大多數家長存在這樣的誤區,認為多動癥的孩子都是好動的,其實不然。武麗杰介紹,單純注意力缺陷型的多動癥患兒可能不伴有多動癥狀,所以往往被家張忽視,患兒未能得到及時治療。
哈市男孩杜某,學習、做事不集中、不專心,而且比較狂躁,父母認識到他可能患了病,特意帶他采到該門診就診,結果醫生確診為多動癥。武主任說,許多像杜某這樣的孩子,家長和老師往往意識不到可能患了多動癥,所以經常訓斥,有的家長甚至打罵孩子,這樣做只會適得其反,使孩子病情加重。
武主任認為,兒童多動癥發病率上升,有多方面原因,除了遺傳因素,目前社會、家庭因素是主要的原因。生活節奏的加快,孩子的壓力較以前加大;鉛中毒和多種食物添加劑,如食用色素、防腐劑、膨化劑等過多食用;家庭不和睦、單親家庭、教養方式不當、寄養等都可能造成兒童多動癥的發生。
武主任告誡家長,孩子患多動癥不必緊張,嚴重的需要藥物治療,輕微的患兒通過行為矯治完全能夠治療。
作者:李叔霞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編輯:李旭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