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約束的能力在于建立適當的學習習慣、是未來適應群體生活的第一步,而自發性的培養是鼓勵孩子在合理的行為范圍內、在不妨礙他人學習的條件下,活潑地發展自己的興趣。特別對于缺乏動機、不會自己主動玩的小孩,要積極地誘導他對外界事物發生興趣,有了喜好后,才會有學習動機,我們才可能有機會運用他喜歡的東西當作增強物協助他建立新行為,所以教養的方式一定要盡量活潑、生動,才能吸引小孩的注意力。同時也要鼓勵他主動探索新環境,豐富生活中的官能刺激,創造嘗試不同生活經驗的機會,擴展行為目錄中的好行為,以取代或減少自我刺激的不適當行為。 對于主動性較佳的小孩,教養的目的在于提升其玩法的層次,增加正向的、有意義的玩法,使單一化之玩法,經過復雜化的過程,能漸次導向功能化的治療目標。通常自閉兒的玩法沒有進展、開始流于單一化時,表示教導者的方法可能缺少變化,教材需要調整了。 此外,自發性和孩子自我安排計劃生活的能力亦有重要關連。剛開始,小孩通常是在事先安排的規律環境中,依賴父母的提醒被動地執行生活作息,若父母本身的個性較有組織,做事情會計劃,家居生活的安排井井有條,孩子更會容易進入狀況。但是,慢慢地,此項按時間表行事的能力要提升至即使父 母不在旁邊叮嚀、慢慢地減少主導的角色,孩子也能夠依照已經建立的常規作息主動去執行,且沒有特別去為他規畫時間,他也有能力自我安排。 |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