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功能往往因時代、地區、家庭結構、個人價質之不同而有所差異。而以系統角度看待,家庭是由家庭成員、互動型態、家庭規則、關系結構、溝通方法及態度所組成。每個系統均有其獨特性,而且維持一平衡關系。家庭生活不管發展到哪一個階段都會有其面臨的壓力性生活事件,家庭常常在應付各樣的問題而不斷發生緊張和沖突,只要家庭能因應問題并發展適應的方式,多半能發揮家庭的功能。而在適應的過程和階段中,常常需要運用家庭既有或外在資源,以成為家庭能量或使家庭發展其潛能。
親職教育,即被普遍視為一家庭資源,用以提升家長教育子女的能力,以因應家庭面對親子關系或教養問題時的處理參考依據。而對于家中有發展遲緩嬰幼兒的家庭,親職教育所扮演的角色更形重要,本文就一般發展遲緩嬰幼兒家庭常見問題及親職教育的重要性,作一粗略的整理,希望讓家長了解親職教育的重要性,并善加利用其功能。
壹、家有發展遲緩嬰幼兒常見的家庭沖擊:
一、父母對發展遲緩孩子的反應──
1.開始的危機反應:
典型的反應是震驚、否定、不相信。孩子是父母生命希望的延續, 因此對新生命的誕生,父母充滿了期待,并勾劃了"理想兒"的夢 想。發展遲緩孩子的誕生粉碎了"理想兒"的夢想,此種打擊重,否定的情緒乃為心理防衛的反應,可視為正?,F象。
2.持續的感覺及反應:
最常見的反應是罪惡感,為了彌補這種感覺,父母可能過份放縱或保護發展持緩的孩子。相反的,也可能對孩子采取不理睬或憤恨的態度。自尊心的低落亦是常見的現象,感到自卑、羞恥,甚至有社會徹退的現象出現。
3.適應與接受:
在這個階段,父母變得較不焦慮,較能面對事實,享受生活中的樂趣。事實上,大部份父母無法達到完全接受的階段,只可能在漸近的步驟中,經驗到正面的情感。
二、發展持緩孩子對家庭動力的影響──
1.密拉契(S.Minchin,1974)認為家庭包含了三個次系統;配偶次系統、親子關系系統、兄弟姐妹系統三種次系統相互影響。我們以家庭功能、家庭結構,家庭生命周 期 三面向加以分析。
(一)、家庭功能──
家庭功能包括經濟、生理照顧、社會化、自我定義情感、引導、教育及職業功能、父母在家庭中扮演主導者角色,其它成員亦有角色任務,彼此互賴完成家庭的功能。發展遲緩的孩子無法完成角色任務,其它成員必須增加任務完成功能。對兄弟姐妹次系統而言,照顧發展遲緩的孩子漸漸變成其它手足的責任,會影響其與同輩團體相處的時間;而對親子關系次系統而言,父母可能因為家中有發展遲緩的孩子而對其它孩子過份期待或過份忽視。雖然這些情況并不是絕對,家庭也可能因為發展遲緩孩子的出現而增加彼此的互動或歸屬感。
(二)、家庭結構──
家庭結構可分具體和抽象兩部份,具體部份指的是家庭成員數量、組成形式及勞動力人數,此部份引含的意義是支持人數的多寡。對兄弟姐妹次系統而言、家庭承員結構完整與否、影響其分擔發展遲緩孩子這顧責任的多寡。另一抽象部份是文化、意識型態、關系三部份。這酸部份較偏向觀念的接受程度,父母對發展遲 緩孩子的接受度,會影想子女的接受及適應程度。
(三)、家庭生命周期──
將家庭分割成幾個階段,每個階段有不同的壓力及適應需求,也可較清楚的剖析 發展遲緩還子在不同時期對家庭的影響。
1.孩子出生及學齡前:
孩子出生帶給父母的反應,在前面已有說明。在此時期,兄弟姐妹面臨競爭父母 資源及注意力的壓力。
2.學齡階段:
父母面臨孩子的就學問題,而發展遲緩孩子的手足必須面對同輩團體得詢問,甚至被標簽。
3.青年期:
此期的子女、父母通常給予較多自主性,相對也賦予較多責任,因此被要求分擔照顧發展遲緩的手足。在此時期發展遲緩的孩子若接受特殊學校教育,家庭亦面 臨其畢業后,應把孩子置于家中或選擇機構的困擾。
4.成年期:
發展遲緩個案對其兄弟姐妹次系統的影響,是手足可能因家中有這樣的情況而害怕婚姻,或擔心自己的子女有相同的情況出現。而此期父母也面臨個案是否結婚 的問題,這些問題存在家庭的互動中。
綜合以上論述,展遲緩孩子對庭動力的響,有正負兩方面,但不管因個案的出現,家中成員增加了互動機會或手足比別人更能習得體諒同理的心,我們都無法否認一個事實:照顧個案的壓力一直籠罩在家庭成員中。發展障礙孩子對家庭的依賴可終其一生,對家庭有正面影響,但其負面影響仍深植于家庭中,對家庭各個成員產生程度不一的適應不良或困難。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