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通過感覺(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和重力感覺)學習達到對事物的最初認識。感覺包括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本體感覺、前庭感覺等。了解環境中各種事物的意義及復雜的學習過程,需要多種感覺的參與。
1. 前庭感覺
神經核是腦干部分的微小的雷達式感應器官,以此組成的神經體系功能便是前庭覺,前庭覺是一種綜合的機能,所牽涉到的神經作用非常多。前庭作為大腦門檻,不但是前庭訊息和中樞神經平衡能力協調的總樞紐,也是全身感覺訊息進入大腦前的過濾總把關,它會把不重要的信息過濾掉,讓大腦不至于為反應過多的信息而變得太忙碌。整個身體的觸覺,關節活動的訊息也必須在此過濾以選擇重要的訊息作回應。
正確辨識身體的空間位置和感知運動情況,需要前庭覺和平衡感取得完全協調,即前庭平衡覺。前庭平衡覺最重要的機能在頸部,在人類學習中間最重要的是爬行,爬行時前庭訊息的感覺加上頸部的轉移會造成頸部神經和肌肉更加的強健,這樣頸部在運作訊息到大腦就會更加順利,所以前庭覺統合不良的話,會造成很多的學習障礙。
2. 本體感覺
本體覺如肌肉的伸張和收縮、彎曲、推拉以及骨骼關節間的壓縮所引起的感覺。本體感覺又稱身體形象或身體地圖。如我們在進出汽車、上下樓梯、爬高、走平衡木、或是做運動時都能順利進行。這是身體神經組織和大腦長期互動聯系過程中,協調出的自動自發的能力。本體感是自信心和創造力的根,自信心充足,本體感發展良好,大腦的功能才能發揮自如,觀察力敏銳,反應迅速。人生最重要的想象創造力才能豐富的發展起來。
3. 觸覺
在胎兒發育過程中,觸覺系統是最先發展起來的感覺系統,當視覺、聽覺系統剛開始發展的時候,觸覺系統已能有效的地發揮功能。觸覺也是機體最大的感覺系統,皮膚有多種不同的“觸覺感應器”。當物體與皮膚接觸時,觸覺感受器把信息傳輸到大腦皮層的不同部位,從而引起觸覺。觸覺是神經組織最重要的營養,觸覺的敏銳度會影響大腦辨識能力,身體的靈活及情緒的調節,集中注意力的發展。如果沒有大量的觸覺刺激,神經系統就難以發揮應有功能。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