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方法
【步驟一】診斷學生的能力及建立明確的目標要仔細地了解學生哪些地方學不會,需要同儕指導,再將要學習的目標明確地寫下讓指導者了解,并告訴指導者達到目標的標準和時間限制。換言之,診斷的目的在了解學生的個別差異所在,例如成就水平、學習速度等,以做為學生的教學目標。
【步驟二】選擇搭檔同儕小老師和被指導者的選取,可由老師指定或由學生自己決定。一般而言,年齡相近、同一性別、興趣相仿、能分享感受和秘密者較易形成友伴關系。
【步驟三】設計適當的教材設計小單元的學習教材給小老師,要寫上教學的指導方法、教學的流程,教學步驟要簡單明確,教材難度不能超過小老師的能力。
【步驟四】訓練同儕小老師根據國內外文獻,訓練同儕小老師的方式以示范、說明、學生試教再給予修正、觀賞影片及腦力激蕩等方式居多。表一是同儕小老師訓練內容舉例,訓練時間共四周,每周一節課,于班會或聯課活動時間實施。
========================================================
表一 同儕小老師訓練內容
訓練重點活動方式
訓練活動一?。J識智能障礙 觀賞影片
訓練活動二?。f明同儕個別教學的意義和價值 解說
?。私馔瑑娦±蠋煹慕巧腿蝿铡 ∧X力激蕩
?。f明智能障礙學生的學習特質 解說
訓練活動三?。虒W策略訓練 解說
?。鰪娂盎仞?BR> ?。虒W策略訓練
?。龉P記及畫重點 角色扮演
訓練活動四?。蛹{智能障礙學生 團體輔導活動
========================================================
【步驟五】規定指導的時間和地點:設計固定的指導時間,以免造成指導者的負擔,被指導者也可以養成獨立自主的能力,在限定的時間完成學習的范疇。另外要根據不同的教學提供合宜的環境,例如教學媒體的提供等。而學習地點的選擇應考慮和教師距離的遠近,以作機動性的支持。
【步驟六】獎勵同儕小老師和被指導者每完成一個教學單元的工作,老師要給予學生鼓勵和肯定,以持續完成后續的進度。
【步驟七】評估監控整個教學方案的進度、教材的修正及小老師是否合適。表二是同儕指導方案學業成就和態度的研究設計,可做為規畫同儕指導方案的參考。在選取小老師和被指導者后,于選擇教學單元的同時進行小老師的訓練。在教學前后要對學生施測以了解教學的效果,再進行評估、修正的工作。
========================================================
表二 同儕指導方案的設計流程
教 學 前
診斷工具 教材和進度 教學技巧 訂定教學時間
1.成就測驗 1.學生的教材 1.建議學習場所
2.成績記錄表 2.編寫指導流程 2.同儕小老師的訓練
3.進度記錄表
↓
同儕教學
?。虒W
?。涗洺煽?BR> ?。涗涍M度
?。芾斫滩?BR>↑ ↓
┖——————教學后方案的評估
========================================================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