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輔助與強化的關系
輔助和強化相輔相成——輔助會幫助孩子理解我們在讓他做什么,強化會鼓勵他以后繼續出現這個行為。
輔助程度不同強化強度也不同——對獨立完成的反應要給予較強的強化;對有輔助完成的反應給予的強化就要弱一些。
輔助退縮強化也可能不減弱——輔助的退縮/消失與強化頻率的降低不一定是同步的,要視教學目標而定。
輔助消失,強化頻率減弱,順應自然是訓練有效的標記——當輔助消失,孩子開始能夠獨立完成課題,就要降低強化頻率。
二、運用“區別強化”
強化程度的區別以獨立完成的程度為標準:即對不同類型的反應給予不同程度的強化。要讓孩子感到:因為他獨立完成的反應使他得到更多的強化,所以更愿意表現獨立的反應。目的是讓孩子知道只有獨立完成才會有滿意(最喜歡的)結果。
三、問題行為矯正時的區別強化
1、對問題行為不出現時的強化。
2、對高頻問題行為低頻率發生時的強化(學會欣賞孩子)。
3、面對問題行為時強化是一種正性行為(忽視問題行為,發現閃光點,轉移注意力)。
4、對有相同功能正性行為的強化。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
- 圖文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