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環法就是將簡單的行為組合在一起而形成一系列更復雜的行為。這個序列就是鏈條。生活中沒有單一的事情去做,而是綜合的一系列的行為。
連環法必須遵循以下幾個步驟:
1、定義目標行為。
2、將目標行為分解成小的回合
3、減少指令、輔助和強化,直到在開始或結束的鏈條中只有一個指令。
連環法一般分為前進連環法和后退連環法。前進連環法即從鏈條的第一步開始,以鏈條的最后一步結束。后退連環法從鏈條的最后一步開始,以鏈條的第一步結束。
例如:教孩子購物。確定目標行為是購物。然后將目標行為分解:
1、知道超市的位置。
2、能夠走到超市,中途不跑開。
3、知道買東西要用錢。
4、知道拿購物筐去購物。
5、記住自己要買的東西。
6、挑選自己要買的東西放進購物筐里。
7、到收銀臺交錢。知道應找回多少錢。
8、提著購買的東西回家。
運用前進連環法,就是從知道超市的位置開始教起。后退連環法從最后一步提著購買的東西回家開始教。運用不同的方法要依據訓練的不同內容而定。有時兩種方法可以結合起來使用。一般情況下,從孩子最簡單、最容易做的一步教起。
每一步的完成要通過塑造法進行訓練。開始訓練時每一步都要通過指令、強化、輔助的過程,隨著能力的提高,要逐漸減少強化、輔助。例如,當第一步完成后,我們對第一步要撤消強化、輔助,指令也要將每一步發一個指令轉換為在一個指令下順序做出已完成的幾步。隨著孩子完成的步驟越來越多,指令越來越少。直到發一個指令“買東西”,孩子能獨立完成買東西的全部過程,然后給予強化。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
- 圖文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