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教師和家長在學業指導上可以采用的方法:
組織思考:對于學習的實施策略
學習如何學習可以使你的孩子掌控整個學習的過程。心理學家將這個學習的計劃稱為后設認知策略(metacognitive strategies),因為這些策略不同于一般性的思考,而且它讓你明白了你是如何知道某些事情的。學習策略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學習和記憶事情的過程是怎么一回事。
指導孩子使用下面三步驟。這三個重要的實施步驟必定會使你的孩子不論做什么事都會成為一個自動自發的學習者。
*自我提問法-幫助注意力缺陷兒童的學習策略
1.這個題目是什么呢?(我應該做什么呢?)
2.我應該如何做呢?(我將使用哪些策略呢?)
3.我是如何做到的?(我學到了什么?結果是如何呢?)
下面這個例子是針對一個一年級學生在做基本的數學運算「7-4=()」時運用策略的情形。以下是這個小一學生針對「7-4=()」這個問題所做的內在對話(inner dialogue):
1.這個題目是什么呢?這個符號是加號「+」或減號「-」呢?嗯!這是減法。好,我要開始減了喔。
2.我應該如何做呢?針對減法問題我發現了有些不同的地方,例如:7-4,想一想4還要多少才會變成7,是3,我用手指驗算一下。從4開始,5、6、7(邊數邊放下手指頭)。數一數共有1、2、3,3根手指頭,YA!我答對了?。▽τ谀切底指拍钶^差的小朋友而言,他們可能會考慮使用其它的策略來解決這個問題,比如使用計算器、先伸出7根手指頭然后拿掉4根手指頭或者他們可能會使用數線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
3.我是如何做到的?這個問題就比較簡單了。自從學會藉由數數的方式求得答案,在減法問題方面我就越來越厲害了。我不再需要依賴手指頭來計算,但是現在我覺得用手指頭的方式算較妥當。
使用這三個自我提問的方法解決問題的好處之一,就是它能夠使孩子明白當他們不知道該如何做某件事并且需要幫助時,可以使用這個方法來解決問題。當你指導孩子這個技巧時,要明確的告訴他當他無法回答第二個問題(我應該如何做呢?)時,就應該尋求幫助。不要樂觀地
以為每一位小朋友都會自動地去求助,一般的小朋友也許會這么做,但有注意力缺陷的小朋友并不知道何時該去求助;也由于注意力缺陷的原因使他們漏失掉很多東西,所以這一類的小朋友需要過度學習(overlearn),一般的小朋友可以吸收和記得一些刺激,而有注意力缺陷的小朋友則需要更多時間才能吸收和記得這些刺激。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