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離焦慮
問題描述
焦慮是一種自然而然的情緒,每個人都曾感覺過焦慮。在學前的幾年,最常見造成焦慮的原因是因與雙親分離的焦慮。更獨立并且得到自信,才能達到在分離的情況下感到自在的任務。孩子反應的程度、焦慮持續時間的長短與孩子所感覺到的不自在程度會是每個孩子都不盡相同的。發展遲緩兒童在家時常常受到過度的保護,甚至有些孩子從來沒有離開過媽媽,也因此分離焦慮更為明顯。孩子過度的焦慮會導致不理性的恐懼或是憂慮,且增加他在成年時極度憂慮的傾向,并且妨礙了正常成長與發展。
問題的根源
學齡前兒童可能因幾個原因而導致焦慮,包括了不安穩的家庭環境及與雙親的不良互動,及家中父親或母親的缺席以致他對焦慮學到的是在這些情況下的反應。分離焦慮可定義明確的情況而產生例如對于被留在學校的憂慮。分離焦慮也可因孩子不能解釋的不明憂慮而導致,像是不明白老師、其它成人或同輩的期望。
定義
分離焦慮是種個人感覺或憂慮,可以被定義為在雙親或其它成人不在情形下所增加的恐懼與生理反應。分離焦慮是由于個人被單獨留在一個新的或不熟悉的環境下所導致的憂慮或恐懼。
分離焦慮的外顯行為
下列的行為可視為對分離焦慮的反映:
①黏人的舉動(尤其是對于分離)
②當雙親表明將離開時的哭泣、攻擊性行為與恐懼的反應。
③對感情與注意的不斷需求。
④雙親或保護者不在的情況下,需要從別人處得到同意或是完全的依賴。
處理策略
1.使孩子預備好與雙親分離的準備在分離前,給予一些老實、清楚且切合實際的簡單解釋使孩子有所準備。
永遠要使孩子放心說爸爸媽媽會回來。藉孩子的日常安排表提到什么時候爸爸媽媽會回來時。例如:媽媽今天將會在故事時間后接你。
2.幫孩子適應新環境
總是允許孩子在開學典禮前與他們的雙親參觀新學校幾次。對孩子小心解釋常規并且給他或她有認識其它孩子的機會。絕不要去強迫親人離開。假如必要的話以讓親人漸離開孩子的方式:鼓勵親人坐在遠離孩子的地方,然后前往另一個房間(向孩子保證這位親人的在場),然后離開這建筑物十五分鐘、一小時、半天以至于整天。
3.鼓勵孩子帶「朋友」到校
老師應該允許小孩從家里帶有安全感意義的東西到學校例如是喜歡的毛毯、玩具或是洋娃娃。這些東西提供了孩子安全的感覺并且可以減輕分離所造成的影響。
4.讓孩子對于轉變作好準備藉日?;顒邮菇箲]的孩子對過渡時期作好準備是有效的。建議包括:
①同意孩子預先與一位他信任的成人共同探索新區域或活動。
②由熟悉的地方帶給孩子最喜歡的玩具或書以再保證他或她將會回來。
③當實際的遷移開始,在這些地方之間陪同孩子。
④建立一個日常計劃表使得某天或這星期是較可預想的。
⑤給孩子許多的時間對整個活動的結束作好準備并且同意讓孩子(他或她)自己把喜歡的玩具放回原處。
5.使成績壓力保持在最小
總是給孩子們有機會自己完成工作,但是絕不強迫表現出明顯不舒服的孩子繼續一件工作。溫和地鼓勵孩子的參與。自最先的工作說明后強化孩子對于完成工作所增加的任何努力。強調孩子的努力成果,但孩子的成功不是必要的。逐漸地要求孩子自己完成工作的更多部份。
6.減少選擇以減少焦慮
一個焦慮的孩子常面對太多的選擇時常會有困難。減少孩子的選擇到二或三個可接受的抉擇然后讓他或她選。這將使孩子能做出一些選擇而不會使孩子過于感到負荷。
老師與家長的合作
1.幫助家長探索個人的感受教師應該幫助家長了解他們對于與自己孩子分開時的自我感受。對于許多的家長,孩子的學前教育是與孩的第一個分離時期。這對于家長來說可能是如孩子一般的焦慮時期。假如家長是焦慮的,孩子將感覺到他們的焦慮使得他們自己變得緊張。在學期開始前家長的適應期,可以提供機會與家長討論這些感覺和可能的結果。
2.使用日常計劃表減輕焦慮
由家長建立一個分離后的行事表可以使得分離對于孩子來說會較容易處理。建議包括了:
①在離開之前幫助孩子開始一個活動。
②告訴孩子你將離開了并且向孩子保證你將什么時候接他或她(絕不要溜走)
③假如他或她是心煩意亂的,承認孩子的感覺,并且給予保證使他們安心。不要期離一個小孩可以「理性些」。無論如何,不要讓眼淚妨礙你離開。
④讓孩子保有具安全感的物品,不論是他的物品或是關于你的某東西(像是照片)。
⑤提醒孩子放學后特別將發生的事或活動。
⑥分離不要匆促行事(下車并奔跑)。讓孩子從窗戶道別等等。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