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筆者閱讀到的部分文獻以及研究過程中,所觀察的一般嬰幼兒結果指出,一般嬰幼兒相互協調注意力的發展,約于一歲前開始發展,并于二歲前穩固,此能力的發展可大分為三個階段:
一 9個月大之前屬未發展或初萌發階段
二 9-18個月大時,嬰幼兒的主動性與響應性相互注意力,開始增加并逐漸發展穩定
三18-24個月大期間,相互注意力開始合并其它的學習能力以及語言能力。
Carpenter,Nagell和Tomasello(1998)研究結果發現嬰幼兒約于9個月出現眼光交替,平均10.7個月出現展示能力,平均11.5--13個月出現眼光及手指指示跟蹤能力,平均12.1個月出現給予能力,最終平均12.3個月發展手指指示能力,該研究認為其發展順序為:眼神交替分享注意的能力,各種溝通手勢,響應他人慣例性行為(跟蹤眼神注視與手指指示),模仿能力,語言能力。而值得注意的是該研究結果顯示嬰幼兒是先發展出主動性的相互注意力,之后才發展出本身手指指示的行為。
相互協調注意力形式整理
低層次:
1眼神接觸:于互動情境中,使用眼神與成人作確認
例如:成人在唱兒歌時,幼兒看向成人。
2跟蹤近距離指示:成人指向接近嬰幼兒的事物,嬰幼兒能磚頭或以眼神跟蹤所指方向。
例如:成人指向畫中的圖片,而嬰幼兒能注意到書中圖片。
3眼神交替:嬰幼兒與成人共同注意同一事物,嬰幼兒的眼神于物品與成人之間交替。
例如:玩具發出聲音或動作,幼兒能看向成人,在看向玩具。
高層次:
1手指指示:嬰幼兒指向自己有興趣的事,吸引成人的注意,并進行分享。
例如:嬰幼兒看見一朵花,對著成人指向花的方向。
2分享:嬰幼兒將有興趣的事物,拿至成人的眼前,做出展示的動作。
例如:幼兒高舉玩具至成人的臉部,與成人分享玩具。
3跟蹤遠距離指示:成人指向距離嬰幼兒較遠的事物,嬰幼兒能轉頭或以眼神跟蹤所指方向。
例如:成人指向天空的飛機,嬰幼兒能磚頭并注意成人所指方向。
4視線跟蹤:嬰幼兒的視線能跟蹤成人視線的方向
例如:成人看向前方的貓,嬰幼兒也跟蹤成人視線。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