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簡介:
常寧是一名孤獨癥兒童,該生從沒開口說過話,聽不大懂話,對任何話也無反映,無喜怒衰樂表情,但生活基本能自理。特點是任性,認準一件事不放松。但她對音樂特別愛好,別看她從不說話,卻能哼唱歌曲,并且音調特別準確。
案例分析:
這些特殊孩子沒有相同的癥狀,每個孩子都有著各自不同的特點。常寧同學從小沒有開過口,家里也從沒對她進行過特殊教育,只是任其自由發展,因此錯過了很多好的教育機會。
解決方法:
根據這名學生的特點,我從以下幾點著手:
1、根據她喜歡音樂的特點,我就在教室里配備了一臺錄音機,隨時隨地播放音樂,先是播放一些她熟悉的音樂,使她的精神處于放松狀態,然后再播放簡單的兒童歌曲,當她隨著音樂開始哼唱時,我就在一旁陪唱歌詞,讓她聽到語言。她不會發音,為了教她學說“爸爸”一詞,我播放《親愛的爸爸》這首歌,并在一旁不停地唱,使她在不知不覺間發出了“爸爸”這個音。
2、在播放音樂的同時,我還手把手教她畫簡筆畫,畫人頭像,每當畫出一個人頭像時,我就告訴她這是“爸爸”、這是“媽媽”,剛開始時,她無任何表情,我又拿著她父母的照片,繼續教她畫,并對照著照片說“爸爸”、“媽媽”。一天、二天,……漸漸地,她有了反映,當我說“爸爸”一詞時,她樂得直跳,并不停地握著我的手教她畫“爸爸”、“媽媽”,一直都很開心。
3、由于孩子從來就沒有任何反映,因此家長對她的關愛也就差些,但我發現每當我親她、撫摸她、擁抱她時,她都很開心。所以每天我都給她更多的笑臉,更多的親近,使她感受到別人對她的關心、疼愛。
解決成效:
經過一年多的訓練,現在的常寧已經會叫“爸爸”“媽媽”了,雖說還不會發其它的音,但這對她來說(八年來)終于開口已經是一大進步了。她還會用點頭、搖頭來表示自己的意愿了,看到喜歡的事也會對著笑了,她現在還會畫簡單的簡筆畫了。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