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 講解認識物品項目的教育以及實踐—樊慶偉
認識物品目的:視覺分辨,提高認知,熟悉周圍的物品。
分解:1、孩子喜歡的常見的,2、一般的,與生活緊密相連的,3、認識卡片(實景照片),4、認識卡通畫,5、認識簡筆畫,6、通過物品的部分或大體輪廓認識物品中,7、通過觸摸認識物品。
步驟:1、先輪換再擴展(能力好的孩子可以這樣做)。2、先擴展再輪換(相對來說能力差些孩子適合這樣做)。具體哪種主要要根據孩子的情況而定,這兩項是最基本的原則。
目的:尋找和拿的意識。
下面給大家詳細說下先輪換再擴展的細節:
第一步:認識物品。
第二步:變換位置。
第三步:增加對照物。
第四步:變換位置。
第五步:認識第二個物品,第一個不要撤銷。
先擴展再輪換的細節:
第一步:認識物品。
第二步:變換位置。
第三步:增加參照物。
第四步:變換位置。
第五步:增加參照物,變換位置。最后桌面上有六個物品就可以了。
今天樊老師雖然給我講解的是認識物品教育以及實踐,但他又提到配對并給予詳細的解析,他說使用配對能鍛煉孩子認識物品的能力,不認識物品一樣可以使用配對,因為配對和認知有很大關系,配對的指令是:把一樣的放一起或是把一樣的拿給老師。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
- 圖文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