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 入班觀察:示范、操作課
今天入班觀摩仍是木星班,今天張美艷老師第一個示范操作的是賀賀小朋友,是我昨天操作課上的小朋友,長得壯壯的,高高的,但語言卻不好,在看到張老師給他練習發音時我才知道他的語言這樣差,只會發疊音,詞語看起來對他來說挺難,下面我們來看看張老師對他的示范操作吧:
1、賀賀:張老師讓他坐在她對面要求上課時他蹦跳著,哭鬧著不愿意,在老師的堅持下坐在椅子上,接著老師就發指令,讓他做模仿:指鼻子,耳朵,兩遍后獎勵玩玩具。玩了一小會玩具后收回,讓他模仿口型說:我,要,賀賀“我”的音發的并不好,老師只有在做好“我”的口型的同時又“要”的口型,令人高興的是賀賀竟然能看著口型說出:我,要,雖然不夠熟練,但相信他離說:我要,已經不遠了。幾個回合下來表現都非常好,獎勵小汽車玩。中間老師也有穿插課題,有包餃子,螞蟻上樹等。接下來老師轉換了課題:模仿口型說:鴨,有鴨子的玩具出示。二三個回合都說的非常好,獎勵他玩小鴨子的玩具,接著老師又提高課題的難度,讓其說:鴨鴨,并出示鴨子的玩具,賀賀開始口部動作控制不好說:鴨鴨鴨,在老師忽視的情況下又練習了幾次,可以較好的說出:鴨鴨,得到獎勵。接下來轉換課題,模仿說:杯杯,出示杯子,這個比較容易說對了好幾次,得到獎勵,再次轉換,碗,出示碗的物品,這個也主要是看口型發出,必要時老師還讓賀賀指著嘴巴看著發音。從賀賀這個案上來看,張老師今天著重講到了語言,接著她為在坐的各位家長講了如何來分解語言的發展過程,其中她提到:語言是模仿動作開始,如大動作,精細,說口型的模仿就是精細動作,如:a,i,u等都跟唇、牙,舌,聲音和氣息有關。語言的過程是從單音到疊音再到詞語句子習得而來,動作的連續模仿和跟隨和語言有著根本的關系。張老師所講的大體意思都能明白,但是她沒有涉及到更多的分解方面的方法,希望在以后的觀摩中能聽到更加詳細的講解和方法。
2、瑞瑞:這個小朋友一上來的感覺就是不配合,不愿意和老師面對面而坐,而是把椅子往后撐往后走,然后再把桌子拉到和老師之間,再坐好,這個過程張老師做的非常的好,她用忽視法讓孩子知道不管近距離和遠距離都要聽從老師的指令,而老師所要求的也是不管你是否坐在椅子上或是坐在對面,只要你對我的指令有所反應,恰又是正確的反應就是可以的。張老師這節課對瑞瑞也是進行的語言訓練,開始讓說:“杯子”,發現發不出“子”的音,調整難度發“杯杯”,練習多次,并出示:杯子,效果較好。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
- 圖文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