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 中級階段的語言訓練
一、回答社會性問題。
二、主動表達:既簡單又較難的課題,但可以通過以下幾入手1、需求性語言(生理需求)2、社會需求性語言的有關表達(心理)3、情感需求:想象、未來。4、主動評價(描述)5、主動提問(探索性語言)。培養主動性表達步驟:1、提問加仿說輔助2、退縮仿說3、退縮問句4、退縮實物5、吸引別人注意,表達自己需求。
三、認知項目的表達:認知項目的基礎上是指、放、拿和摸這些理解了后就可以讓孩子說出物品名稱。這里可以根據功能說出物品或根據物品說出功能。慢慢的再指令泛化。
它的表達有完整回答和部分回答,要注意及時的輔助,單純的說教不會馬上就有效果,所以無錯教學法很重要。
四、四類問句
樊老師說這不是中國漢語文化而來自于英語。
1、 特指問句:這是什么?
2、 一般問句:包括簡單回答和完整回答,簡單回答:肯定與否定(是與不是),先確定好一個物品或目標或指令再輪換后擴展,對于孩子來說這是一道坎如果跨過去了理解能力會提高很多。完整回答:這是什么,這不是什么,能力好的可先輪換再擴展,一般情況下都是先擴展再輪換,從吃不吃,要不要開始教,再教是不是。樊老師講到還有一種方法,但不是多簡單具體是:不是什么的拿給我,或是在分類里面教。
3、 是非疑問句:這是不是什么?同一般問句基本差不多。
4、 選擇問句:這是什么還是什么?位置變換做選擇,所有的認知表達都可以貫穿于四類問句中。選擇問句通常是:二選一,兩個物品位置關系如:這是筆還是汽車。從生理需求開始教,可以從吃與不吃,要與不要開始教,還有就是兩種都選或兩種都不選,這是比較高級的句式。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
- 圖文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