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 第六周培訓綱要:強化的頻率和輔助
一、高頻強化:對孩子的每次正確反應都給予強化,也被稱為:連續強化。
高頻強化使用在:
1、孩子較弱時
2、孩子情緒較差時
3、對孩子提出新的課題時(高頻強化是為了增強孩子自信心)。高頻強化在訓練初期常用,其目的是:愿意坐下來跟老師或家長學習,讓孩子看到你就高興,愿意跟你學習,正強化匹配。
二、低頻強化:在一段時間內只給予一次強化,我們要更我多的注意鞏固和保護他已經習得的能力,要將強化的頻率降低,將“連續強化”改變為“偶爾強化”,在學術上又將這一點稱為:將孩子置于“局部獎勵方案中”。
低頻強化使用在:1、孩子能夠較好地配合時
2、孩子情緒較好時
3、與孩子進行他所喜歡的活動時(避免過量強化)
4、課題難度不大或孩子表現出能夠獨立完成時。
三、頻率的變化:強化頻率可以由高向低或由低向高來變化,要根據不同的孩子教學內容來制訂出更合適的強化方案。
強化頻率降低:1、孩子持續正確反應,且情緒穩定——強化頻率繼續降低,
2、孩子的正確反應有回落或情緒波動——強化頻率升高
四、強化物的轉換:
要盡可能快的將強化物從食物轉向那些盡可能趨于正常和自然的東西上來,諸如:社會性強化物,“好”,“對”。孩子會告訴你如何轉變——當你停止食物強化,而他的正向行為下降時,恢復使用食物強化;一旦問題消除,立刻轉變強化物。通過這一點薄老師講到我們所有的訓練目的就是為了孩子能進入正?;纳?,同正常孩子一樣,摸摸頭夸獎幾句就能感到愉悅,我們要反復調整不斷調整,盡快撤銷食物。
五、因為而異的強化物:
找到適合“這一個”孤獨癥孩子的特殊的強化物會使我們的訓練迅速顯效。所以我們首先要了解孩子喜歡什么,建立良好關系,平等與孩子交往,尊重孩子的內心需求,促進他們的主動表達。針對每一個孩子興趣,不同的強化物對孩子的強化度是不同的,強化物強度由高到低的使用也是孩子進步的一種體現。
你的孩子喜歡什么,其次,其次,再其次。在完成最難的一個課題時強化力度也將最大,通過強化頻率的變化,可看到孩子配合能力及自我控制能力提高,這兩方面的能力體現在任何一個課題中。也就是說任何一個課題都是鍛煉孩子的配合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一般家長從高到低強化頻率感覺比較好,但從低到高卻不情愿,感覺孩子會了的就不用再強化,低頻強化下學習,不愿意高頻強化,孩子就會不配合學習,情緒不好等現象。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強化頻率變化的問題。
輔 助
一、 概念:
輔助(prompts)一種附加的刺激,被使用在有意識引發正確反應(所期望的反應)。幫助孩子在指令和正確反應之間建立聯系,以保證兒童反應的正確性,使強化的目的得以實現。附加的概念是:一個回合中可以有輔助也可以沒有,但一個回合中必須要有:指令——反應——結果——停頓。在這過程中千萬不要把輔助放到錯誤反應之后。
二、 輔助種類:
1、身體輔助(physical)——通過接觸患 兒的身體以幫助他完成正確反應,包括完全的和部分的(full or partial)身體輔助。輔助強度最的一種形式就是身體輔助,也是最直接的當時最有效的,但對聽指令理解也是最弱的一方面。身體幫助孩子如木偶不思考,但在孩子什么都不懂的情況下比較有效,但一定要盡快撤銷。
2、動作示范(Modeling)——通過示范指令的動作幫助孩子理解并完成。
3、手勢輔助(Gestural)——用手勢動作(指點、示意)幫助孩子做出正確的反應。
4、方位輔助(Positional)——將刺激物置于孩子容易給出正確反應的位置上。(識別物品方位時用的比較多)。
5、語言輔助(Verbal)——1、用語言補充/描述指令示意出孩子應有的正確反應;2、在語言刺激中給出(全部或部分)正確答案。1種是要慎用,因為語言輔助會讓孩子產生依賴,2種例子如:你今天吃什么飯,可以提示到只讓孩子說出:米飯。
6、視覺輔助(Visual)——用圖片或實物對孩子進行提示。
這六種方法,薄老師讓家長們相互做,就用上面的六種輔助方式,我輔助旁邊的一個學生寫下星星雨,最后發現這六種方法除了方位輔助沒用上,其他全都用上了。很多人做完了沒夸獎孩子,薄老師說只有聽到我們這個方向的夸獎孩子對了,真棒!
三、 輔助的技巧:
1、 時間——輔助要及時,以幫助孩子建立信心,發生興趣并體驗成就感。我們輔助孩子就是為了更容易讓孩子得到強化,確定不會的課題要零秒輔助,減少孩子的錯誤反應。
2、 反差——改變刺激物與其它物品的反差程度,以誘導孩子作出正確反應,如;大/小,生疏/熟悉,色彩。如分類,開始不教水果類和蔬菜類,因為他們中有很多東西無法確定類別,對于孩子來說不好區分。
3、 盡量避免出現無意識輔助——在完成指令的過程中,避免孩子尋找與指令內容無關的信息。一個是眼神一個習慣性動作,一定要注意,當孩子表現出在你的面前和別人面前反差大時,可能出現無意識輔助。
4、 輔助與強化相結合——注意在輔助孩子作出正確反應后給予獎勵。強化是為了正確行為繼續出現,強化強度與獨立完成不一樣,獨立下強化度非常高,輔助下的強化要低。之所以這樣變化是為了讓孩子明白付出了多少才能得到多少。
今天聽薄老師講的非常的有收獲,正強化和負強化都是要強化正確行為的繼續出現,非常明確的一點就是負強化絕非是:懲罰。希望大家能正確理解ABA的精髓,千萬別把ABA這么好的理論給理解錯了實踐錯了。
明天將要去北大參觀自閉癥兒童的畫展,作品我們在星星雨已經看到過,非常的漂亮,如果允許拍照的話我會傳上來跟大家分享。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
- 圖文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