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家長在自己的孩子確診為孤獨癥后,都經歷過懷疑、自責,振作起來面對現實,積極的尋醫問藥,這種積極態度給患兒康復帶來一線希望。
但是相當多的家長缺乏耐心,急于求成,要求治療醫生和訓練機構在短期內就讓自己的孩子完全康復,這種心情我們非常理解。但孤獨癥是一個慢性過程,其治療與培訓也是一個長期過程,因此家庭訓練十分重要,家長要以平靜的心態對待,堅信你們的孩子通過早期治療,早期行為干預,部分患兒是可以回歸主流社會的,當病情康復較慢或遇到挫折時不要灰心喪氣,一定要持之以恒,付出百倍甚至千倍的愛心和耐心,盡力創造條件幫助他們走出自我封閉的社會。
我國現在有很多訓練機構,他們有系統的訓練方案。但是,家長不能依*訓練機構一輩子,很多時候需要家長在生活中無時不刻的訓練你們自己的孩子,讓患兒掌握生活自理的能力,以及不良行為的矯正,進行家庭訓練需掌握幾個原則:
1、使用簡短清晰的指令:
當家長與孩子交往提出問題時,首先要確定孩子是在注意自己,然后對他發出簡短清晰的指令。
例如:佳佳患有孤獨癥且有嚴重語言障礙,媽媽看見他時不時的往關著的門走去,并用手拉門,媽媽這時應該說“佳佳”,患兒看著她,媽媽問道“你要出去嗎”?佳佳說“出去?!眿寢尭吲d的說“佳佳出去玩吧?!庇谑前验T打開,領著佳佳出去。
在這個例子中,媽媽首先叫他的名字引起患兒注意,接著用簡短清晰的句子來提問,佳佳這時有強烈的需要,同時又聽懂了媽媽簡捷的話。
相反,如果這時媽媽正在做飯,從廚房里喊:“佳佳,開門干什么?你告訴我想到哪里去,等我做好飯了就陪你去玩?!边@樣也許佳佳不會開口說話,而且還會因聽不懂他*的意思而表現出不良行為。
2、穿插訓練新舊技能:
家長在訓練時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為孩子創造成功的機會,保持他們學習的動力并提高自信。
在訓練過程中,教其學新技能的同時也讓其有足夠的機會重復已經學到的技能,并因此得到獎勵,使患兒在學習過程具有成功的性質,相應避免的是那種貪新貪難的教育方法和拔苗助長的求勝心理。
例如:佳佳對顏色的認識,僅限幾種,媽媽知道他很喜歡花,于是把他帶到花房,指著紅色問他:“這是什么顏色?”佳佳說“紅的?!眿寢屵@時夸獎他,并買下紅色的花??匆婞S色的花,問他:“這是什么顏色?”并提示說“黃色?!奔鸭涯7抡f“黃色?!眿寢岏R上夸獎他并買下黃色的花,這里家長讓佳佳有機會使用己有的知識,同時又教會了一個新的概念。
3、分享控制權:
在生活中往往看到兩種不盡人意的情況,一是家長為孩子安排好一切,孩子只能服從指令。另一種是家長什么都由著孩子。
所謂分享控制權就要防止這兩種極端。
孤獨癥患兒與正常人一樣,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特別有動力,如果孩子有要求想玩某種玩具,家長應該與孩子一起玩,并在玩中談論與這種玩具相關的事,這樣,讓孩子在玩耍中學習。但是,他們有時會做出一些重復機械行為或危險行為,在這些情況下,家長不能任由孩子,而應實行必需的控制或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和興趣。
4、有條件的獎勵:
家長必須能夠注意及時獎勵孩子所表現出來的技能和為此所做出的努力,同時要必避免無意獎勵不當行為。
例如:佳佳想吃東西,媽媽這時問他“你想吃xx嗎?”佳佳說“想吃?!边@時,電話響起。媽媽沒有馬上接電話,而是鼓勵佳佳說“你說的真棒?!比缓蟀褨|西給佳佳,再去接電話。
如果電話響后媽媽馬上接電話,等打完電話后回來鼓勵佳佳,也許在這段時間中佳佳因為等不及而發脾氣,這時媽媽給他的東西就可能是獎勵了他發脾氣的行為。
5、運用自然獎勵物:
也就是使孩子的行為在行為的自然后果中得到獎勵。
例如:佳佳很喜歡吃糖,媽媽拿了一些糖果,拿起一塊紅色的糖問道“這是什么顏色?”佳佳說“紅色?!眿寢岏R上說“你說對了,這是紅色?!彪S后把糖給佳佳吃。接著拿起另一種顏色的糖重復以上行為,這就是運用自然獎勵物一個較好的例子。
6、獎勵孩子的合理努力:
在訓練初期,孩子往往不能達到家長的指標,即使孩子有一定進步,他們的技能也存在這樣那樣的缺陷。
為了保持孩子的學習興趣,并漸進的達到目標,家長要注意不斷獎勵孩子的合理努力。
例如:在語言教育中,只要孩子開口,即便發錯音也應給予獎勵,不能批評指責孩子,這是一種逐步引導的方法。
7、強調事物的多樣形式:
任何事物根據它的形狀、大小、味道等都具有多種多樣的形式。
自閉癥兒童往往只關注其中一個方面,假若家長在與孩子相處時不強調關于事物的多樣性,就白白丟失了許多教育機會。
例如:佳佳出門時還沒穿好鞋,媽媽就拿出昨天剛買的白球鞋,放在舊鞋子邊上說:“佳佳、穿上你的白球鞋,我們出去玩?!边@樣,媽媽利用生活中的機會區別新舊、顏色。
佳佳必須注意鞋的多樣性加以區分,才能出去玩。
如果家長能夠注意訓練孩子注意事物的多樣性,他們對事物多種形式有恰當反應,也就對社會環境和周圍事物有更多的注意和關心。
以上討論的這些方法并未窮盡家長的干預方法,但文獻表明,家長們在學會應用以上七個方面的方法和掌握原則后,你們的孩子往往受益甚多,會在很多方面有顯著進步。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